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2-05-25】
|
|
● 各國疫情現況
● 聘中階技術人員先國內求才 訂本勞合理薪資
● 企業要求員工快篩 勞動部:費用應由雇主負擔
● 耶穌升天節 印辦處5/26放假一天
● 掌握問題 解對答案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各國疫情現況

【2022/05/24 長宏人力】 .............................................〈TOP〉.............................................
|
聘中階技術人員先國內求才 訂本勞合理薪資
勞動部提醒,雇主向勞動部申請聘僱外國人從事中階技術工作許可前,應先取得外國人相關技術條件證明,併同雇主國內求才證明、申請書表、地方政府開立之無違反勞動法令證明等文件,透過「外國人申請案件網路線上申辦系統」(https://fwapply.wda.gov.tw) 網路申辦。 勞動部強調,聘僱中階技術人力,雇主應先辦理國內求才,其辦理方式與聘僱移工前國內求才程序相同,.聘僱家庭看護中階技術人力由工作所在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推介本國照顧服務員,聘僱其他中階技術人力:雇主應向工作所在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以合理勞動條件辦理國內求才。 根據勞動部核釋就服法第47條規定雇主辦理國內求才招募本勞從事第46條第1項第11款工作之合理勞動條件薪資基準如下,中階技術機構看護工月薪2.9萬元、中階技術家庭看護工月薪3.5萬元、中階技術海洋漁撈工與中階技術農業工以及中階技術外展農務工月薪皆3.3萬元。另雙語翻譯月薪2萬6千元至3萬元、廚師月薪3萬8,200元;相關工作人員為2萬6,211元。中階技術製造工依行業別給薪,「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及「金屬製品製造業」等18個行業薪資最低4萬元、「化學原材料、肥料、氮化合物、塑橡膠原料及人造纖維製造業」最高則為6.2萬元;中階技術營造工則依職類訂薪資,玻璃安裝人員薪資最低3.5萬元、動力機械裝修人員薪資最高5.3萬元。 勞動部指出,外國人從事中階技術工作類別包括海洋漁撈工作、製造工作、營造工作、外展農務工作、農業工作(限蘭花、蕈菇、蔬菜)、機構看護工作、家庭看護工作。 有關雇主針對聘僱中階技術工作外國人線上申辦方式如有任何問題,可以撥打免付費諮詢電話0800-035-688,由專人提供諮詢服務;也可以至線上申辦系統查詢參考資料。
【2022/05/24 外勞通訊社】 .............................................〈TOP〉.............................................
|
企業要求員工快篩 勞動部:費用應由雇主負擔 因應疫情進入社區傳播階段,有雇主要求勞工上班前需快篩,費用應由誰負擔?勞動部日前發表措辭較強硬立場,雇主若基於營運目的及職場防疫需求,要求勞工接受快篩的費用,由原本「宜」由雇主負擔,改為「應」由雇主負擔。 不過,勞動部官員表示,若是特殊情況,可勞資協商。因為快篩是否需要及費用問題不宜一概強制。但官員強調,若勞工未配合快篩,雇主不能拒絕提供勞務,建議協調分流上班或是居家上班。 近期因疫情升溫,各地勞工局處接獲勞工陳情雇主要求上班前需快篩,勞動部進一步表示,如非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必須」進行快篩檢驗之對象(例如未施打三劑疫苗之醫護人員、幼兒園及補習班之教師等),雇主不得強迫勞工進行快篩,亦不得因勞工未予配合而拒絕其提供勞務。如雇主基於自身營運需求,徵得勞工同意進行快篩,其費用應由雇主負擔,並建議雇主可考量改採居家辦公、分流辦公或其他人力調整等模式因應,以兼顧勞資雙方權益。 勞動部表示,事業單位應參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定之「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及本部訂定之職場安全衛生相關指引,採行防疫措施,以確保職場勞工健康安全;勞資之間如因疫情衍生出差或薪資爭議,可洽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局處或社會局處)協處。
【2022/05/25 經濟日報】 ............................................〈TOP〉.............................................
|
耶穌升天節 印辦處5/26放假一天 適逢耶穌升天節,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5月26日休假一天,當日暫停對外開放,不受理各項文件業務,提醒業者及各洽公民眾留意。
【2022/05/24 外勞通訊社】 .............................................〈TOP〉.............................................
|
掌握問題 解對答案 歷史存在隱晦,大自然充滿奧妙,大多數人對事實沒有興趣,惟有智者才會想要找到真相。聽見未必真見,看慣大多是習慣,提對(知道)問題,比解開問題更重要,從說話的內容,可以了解這個人的思考邏輯和對問題的瞭解深度。解題必須先了解問題,想要得到正確的答案(結果),必須先掌握了核心結構,同樣的外貌隱含不同的狀況,採用正確的手法,才能輕鬆解題,正如解開魯班鎖和魔術方塊。 魯班鎖相傳是魯國公輸般發明,屬於三維拼插設計榫鉚結構(凸者為榫,榫凹者稱鉚),藉由三組互相垂直或平行的木條,連接各個構面,交錯點就是關鍵。找到關鍵就能順藤摸瓜找到另一關鍵。 解題需要資訊,想要得到資訊,必須會提問,知道自己要什麼,據此命題發問,才不會離題,就不會怪罪對方給錯資訊。 例如想了解對事或對人的看法,只問「對不對、好不好」,聽到的可能是無意義的答案;無心或隨口亂問,回報的是輕視和亂答;如果問題大到超乎對方回答能力,更讓雙方陷入相對無言的窘境。 答題的人錯答或不會答,通常是聽不懂或不會解,也可能是被框架,引導式或誘導式的詢問,看似相同,其實截然不同,前者會得到更多更詳盡的資訊,後者等於預設立場,暗示對方必須逢迎,頂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想要知道正解,必須避免質詢、斥責、封閉式的提問,尤其窮追猛打(即使不是有意找碴),也會讓對方因為畏懼,避答、亂答。 所以在沒有準備「好的問題」之前,不要輕易發問,找到「可能知道答案的人」,再以開放式命題發問,和答者一起定義問題(這是什麼)、從容釐清所有疑問,最能提升問答效益。答者有時會有口難言,提問者希望對方暢所欲言,必須先考量對方立場見好就收,才能讓對方敞開心胸樂意回答。提問過程不要急著質疑否定,或漫無目的追問,以免引起抗拒或讓問題失焦,等到問清楚、聽明白之後,再實施比對查證判斷,就容易解題和得到接近事實的的答案。
【2022/05/24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