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長宏資訊中心 2023-04-19

top

    ●   112年基本工資補貼方案4月底截止

    ●   五一勞動節 勞工應放假 出勤工資加倍發給

    ●   經濟部疫後振興措施 4/17起公告受理

    ●   員工認股 於可處分日申報

    ●   PDCA四步驟 落實績效管理循環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112年基本工資補貼方案4月底截止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112年補貼方案補貼的對象比照111年,受疫情衝擊尚未恢復的內需產業並有成立就保投保單位的農業、服務業,受疫情連帶影響的製造業如觀光工廠、環境清潔服務業等。黃維琛指出,基本工資補貼申請於4月底截止,雇主有符合補助資格盡速上經濟部網路平台(https://minimumwage.org.tw/ 提出。
 
黃維琛說明,第一次基本工資補貼就安基金編列35.46億元,最後僅撥付4.23億元,第二次因為疫情影響近3年,部分內需產業受疫情衝擊尚未完全恢復,將申請基期放寬認定,編列13.48億元,截止4月中旬,已有1.5萬餘家企業提出申請,預定撥付5.37億元,網路申請期限將於4月底截止,呼籲符合資格的事業單位,盡速至申辦平台辦理。
 
黃維琛表示,112年比照111年有設限制,廠商若違反勞基法21條基本工資規定不得申請,若有發給也會要求繳回;同時要求雇主月投保薪資不能以多報少,至於有通報「減班休息」(無薪假)的事業單位,只要員工投保門檻適用,可以申請此方案。
 
111
年補貼期間有7件違反勞基法有關基本工資規定,51件受僱勞工月投保薪資以多報少,共有58件撤銷補貼並追回補貼款。
 
根據要點,補貼金額計算方式,依11216月投保薪資在26,400元及27,600元級距的全職員工人數,及部分工時員工人數(投保薪資25,250元以下級距者),分別以每人每月920元及560元計算補貼;但每個月補貼人數上限,以1111031日投保在25,250元、26,400元等兩個投保薪資級距的全職員工人數,及部分工時員工(投保薪資24,000元以下級距者)人數為上限。至於65歲以上員工及取得永久居留的外籍人士,也得以其職業災害或勞保投保身分列入補貼計算(移工無法補助);補貼期間為11216月,共補貼6個月。

2023/04/18 外勞通訊社】 .............................................TOP.............................................
 


五一勞動節 勞工應放假 出勤工資加倍發給


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勞動部提醒,依《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勞動節」(51日)為勞工應放假之日(即俗稱之國定假日),雇主應讓勞工休假並給薪,如果真的需要勞工於當日出勤,必須徵得勞工同意,並且加倍發給工資。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五一勞動節勞工放假已行之有年,全時勞工與部分工時勞工一樣,部分勞工當天有排到班應放假、工資照給,若有出勤則是工資加倍。
 
黃維琛指出,五一勞動節常發生當天加班費給付不清楚,或是雇主與勞工協商將當天國定假日挪移未指明清楚那天衍生爭議,提醒雇主應與勞工敘明清楚當天放假或是出勤作法。
 
黃維琛說明,112年勞動節為星期一,勞雇雙方如約定週一至週五為工作日、週六為休息日、週日為例假的出勤模式,今年會形成3天連假。假設月薪為新臺幣36,000元的勞工(以36,000÷30÷8小時,推算平日每小時工資額為150元)出勤8小時,其各日出勤工資給付規定如下:一、429日(星期六):性質為休息日,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2項有關休息日出勤加給之規定計給加班費,試算如下:150×1⅓×2小時+150×1⅔×6小時=1,900元;二、430日(星期日):性質為例假,非有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不得使勞工於例假出勤工作。至雇主如係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依《勞動基準法》第40條規定,使勞工於例假出勤工作者,工資應加倍發給,並應於事後補假休息,試算如下:150×8小時=1,200元;三、51日(星期一):性質為國定假日,依《勞動基準法》第39條規定,休假日出勤加倍發給工資,試算如下:150×8小時=1,200元。


2023/04/18 外勞通訊社】 .............................................TOP.............................................


經濟部疫後振興措施 4/17起公告受理

工業局表示,為協助製造業及商業服務業推動智慧化、低碳化,訂定「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措施,提供1+4智慧化最高2,000萬元補助,以及1+10低碳化最高3,000萬元補助。「中小型製造業(經常僱用員工數10人以上)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個案補助」,則提供每家最高500萬元補助;「中小型製造業(經常僱用員工數9人以下)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提供每家最高300萬元補助。
 
「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則提供單一服務應用類每案上限30萬元補助及整合服務應用類每案上限150萬元補助,以及「納管工廠低碳及智慧化基礎轉型個案補助」提供每家最高150萬元補助等。
 
疫後振興及轉型發展專案貸款部分,工業局說明,疫後振興專案貸款提供依法登記中小企業利率最高2.095%、額度最高3,500萬元的貸款,僅有稅籍登記及員工未滿5人的事業,提供利率最高2.095%、額度最高400萬元的貸款。轉型發展專案貸款,則提供朝智慧及低碳化轉型中小企業、取得特定工廠登記或經地方政府核定改善計畫的納管工廠業者,利率最高2.095%、資本性額度不超過計畫經費8成、週轉金額度最高3,500萬元貸款。前述專案貸款,政府提供每家業者1.595%的利息補貼。
 
為便利業者申請各項補助及貸款措施,417日同時啟動單一服務窗口,由工業局1樓經濟部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擔任,除提供0800-000-257免付費專線的專人諮詢服務外,網站 (https://assist.nat.gov.tw) 也有各項懶人包、簡介影片、申請網址及產業說明會等資訊,有需求的業者可多加利用。
 

2023/04/18 外勞通訊社】 ............................................TOP.............................................


員工認股 於可處分日申報

國稅局表示,許多科技業、新創公司為吸引人才,會以員工認股計畫獎勵員工。官員提醒,在員工達成條件並領取股票後,員工的其他所得可免予扣繳,營利事業應依《所得稅法》規定,向國稅局列單申報。
 
官員表示,現金增資與員工認股權憑證,依照我國所得稅法規定,員工認股當下不用申報綜合所得稅,但等到可處分日(或認股權執行日)必須以當日時價超過認購(或認股權執行價格)差額計為其他所得課稅。不過,如果可處分日時價比認購價還低,則全額免稅。
 
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如果有發放獎酬股票給員工,屬於中、小企業(符合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者)必須在辦理移轉過戶次日起30日內申報;其他企業則依產創條例規定,在股東轉讓或辦理帳簿劃撥年度(或緩課期間屆滿年度)隔年131日前向國稅局列單申報。
 
另外,國稅局表示,依《產創條例》規定,員工獎酬股票若要適用緩課優惠,包括企業發給員工酬勞股票、員工現金增資認股、買回庫藏股發放員工、員工認股權憑證及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等,必須是企業有申報,員工才能選擇適用。

2023/04/18 經濟日報】 .............................................TOP.............................................


PDCA四步驟 落實績效管理循環

馬太效應故事,寓意在警示人積極向上,不能被動保守,行為的差異,將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呼應至組織,則提醒須落實績效管理循環,方能持續進步,乃至基業長青。為何績效管理循環,能推動組織持續成長呢?由PDCA循環對照績效管理,可看出其中端倪。
 
所謂PDCA循環,又稱戴明循環,係由美國學者愛德華茲.戴明所提出,用以提升產品品質或改善生產流程。戴明將管理區分為PlanDoCheckAction四步驟,其與績效管理循環的對應如下:
 
Plan
規畫,重點在設定目標及達標計畫。通常,在績效管理的期初目標設定階段,進行目標與任務規畫;Do執行,重點在以Plan為藍本,執行所訂任務。在績效管理的期中管理階段,則對接Do的執行步驟;Check查核,重點在檢核計畫與執行之間,是否出現落差。此步驟,展現在期中的定期檢核,以及期末考核的最終檢核;Action處置,重點在於標準化或提出改善對策。通常,期中就得因應檢核差異,即時對應。至於,整體對策,則於期初時,制定下一績效週期的改善型目標。
 
馬太效應故事中,為何貴族要獎勵積極運用的僕人,並嚴懲消極保守者呢?主要原因,在於兩者的行為差別,隨時間拉長,將有截然不同的成果。網路曾流傳一則勵志公式:「1.01365次方是37.80.99365次方是0.03」。意思是,若每天都進步0.01,一年後的實力成長37.8倍。反之,若每天都退步0.01,一年後只剩下0.03倍的實力。若將時間軸繼續延伸,這正負0.1的差距,前者,將成為無限大,後者,則化為0。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的數值,隨著「時間」變因的累進效應,滾出巨大差異,造成彷如天堂地獄般的結局,呼應馬太效應的結尾論述。
 
積極進取與退縮被動,就在一念之間。如果個人或組織,未積極持續改善與進步,將墮入0.99法則的負向循環。由此,更凸顯運用績效管理循環,遵循1.01法則的重要性。為培養主動積極的行為,透過績效管理步驟,可以讓成員,一步一腳印地,檢核達成成效,沈澱與反思心得,淬煉提升的動能,將小成功累積成大成功。

2023/04/18 經濟日報】 .............................................TOP.............................................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