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3-05-12】
|
|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移工留才久用 7千人獲准
勞動部去年4月30日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相關措施,積極協助產業類雇主留用優秀資深移工、解決長期照護人力短缺問題。勞動部表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上路至今,在資深產業移工部分,也有近3,000位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外籍家庭看護工的部分,已經有逾4,000位雇主提出申請並獲核准,持續建構更穩健的勞資關係。 勞動部積極鼓勵國內雇主可將現有所聘僱符合資格的優秀資深移工申請轉任或於聘期屆滿後聘僱為中階技術人力,這些資深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後,沒有在台工作年限限制、雇主無須再繳納就業安定費、轉任後移工名額可再彈性運用,目前已有2,964名產業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 為積極協助產業類雇主留用優秀資深移工,勞動部今年3月15日再放寬修正相關規定,新增中階技術屠宰工作,使屠宰業雇主得以留用資深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力;另外放寬製造業及屠宰業企業自辦訓練課程增列為技術資格之一,製造業及屠宰業雇主聘僱同一移工達三年以上,參加雇主自辦產業升級轉型相關專門知識、技術訓練課程達80小時以上,就可符合技術條件資格。 同時,也放寬雇主聘僱中階技術工作總人數的計算方式,新增若產業性質特殊且經勞動部跨部會會商同意的雇主或產業,可自聘僱外國人力不能超過聘僱總員工人數50%規定中,排除不計入已經許可聘僱的白領專技人士的人數,這樣也可以增加雇主可以僱用的中階技術人力。 勞動部說明,雇主原聘僱的外籍家庭看護工符合條件者,同樣也可以申請轉任為中階技術人力,目前已經有4,055人由雇主提出申請並獲准。勞動部解釋,只要在台工作期間只要連續達六年或累計達11年六個月以上,每月總薪資達新台幣2萬4,000元,可經由聘僱滿三年的雇主自評外籍家庭看護工口語表達能力符合溝通要求及接受20小時補充訓練,或每月總薪資達新台幣2萬6,000元以上,可免除口語表達等技術條件,就可由雇主申請轉任為中階技術家庭看護工,繼續照顧家中的失能者。
【2023/05/12 工商時報】 .............................................〈TOP〉.............................................
|
擴大國際攬才 將設國家級一站式窗口
國發會副主委施克和說明,一站式專責窗口是既有就業金卡辦公室的擴大,除攬才諮詢服務外,對於外籍專業人才來臺後生活,無論金融、居住、配偶就業、子女就學,都可提供一條龍的服務;服務對象將不僅限就業金卡持有人,也包含其他各類外籍專業人才。延攬國際人才的目標,至2030年外籍一般及特定專業人才人數增加至7萬人,僑外生則為19萬人。外國專業人員有效聘僱許可人數近年持續增加,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總人數已達54,604人,較108年增加2萬餘人;就業金卡於4月底也突破7千張,累計核發7,283人次。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謝佳宜指出,培育及延攬國內外人才,主要透過「培育本土數位人才」、「延攬國際關鍵人才」及「深化雙語能力及國際視野」等三大策略。其中在延攬人才方面,包括擴大吸引僑外生來臺就學,鬆綁僑外生留臺工作規定,並修正「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聘僱外國專業人才相關條件,推動優化新創人才留臺措施,同時優化外國人金融、租屋及子女教育等服務。 行政院長陳建仁聽取報告後表示,政府近年推動各項產業政策及攬才配套措施,透過法規鬆綁及優化居住環境,延攬外國專業人才,2022年底外籍專業人員在臺人數較2021年增加8,883人,增幅為近10年最多,請國發會持續協助國際人才來臺對接我國就業市場,並設置Talent Taiwan國家層級的一站式專責服務窗口,讓國際人才願意長期留臺。 擴大僑外生留臺方面,謝佳宜提到,近年除新設國際專修部外,也增設僑外生留臺工作管道,對於在臺取得副學士學位者,勞動部已修正相關規定,放寬評點制適用,讓僑外生可留臺從事專技工作,或透過雇主申請從事中階技術工作。
【2023/05/11 外勞通訊社】 .............................................〈TOP〉.............................................
|
全國設有3公噸以上塔吊之工地 即起勞檢 台中市南屯區文心南路上建築工地拆除固定式起重機(塔吊)時,不慎造成吊臂掉落砸中捷運車軌,導致車廂損毀及乘客1人死亡、8人受傷之重大公安事故。 勞動部職安署長鄒子廉表示,為防止類似災害發生,職安署要求設有塔式起重機之工地應確實依照安全作業標準程序施作,並管制人員進出;各勞動檢查機構即日起針對設有3公噸以上塔吊之工地全面檢查,約有250處。 鄒子廉指出,營造業為高風險行業,均列為每年勞動檢查重點,近年亦針對檢查發現工安資源投入少、安全衛生執行績效差或發生職災之營造工地優先實施檢查,由於興富發建設公司所屬建案,近年發生多起重大職災,勞動檢查機構除針對肇災工地嚴處之外,職安署並要求各勞動檢查機構針對該公司所有工地加強檢查、約30處工地。 鄒子廉說明,這次肇災工地災害發生第一時間即指派人員到場積極檢查,初步發現塔吊操作人員均具有技術士合格證,但該鋼構組配作業主管未於現場指揮監督作業,因此,除原依塔吊操作不當勒令停工及裁罰30萬元處分外,再增罰作業主管未在場指揮監督30萬元及承攬管理不當15萬元。 鄒子廉指出,本次肇災營造廠齊裕營造公司5年7件職災,職安署之前已列管該公司承造工地,各勞動檢查機構近5年對該公司工程執行勞動檢查,發現有立即危險之虞處,計局部停工56次,共裁罰近1,400萬元,後續仍會針對該營造公司積極監督檢查。
【2023/05/11 外勞通訊社】.............................................〈TOP〉.............................................
|
貿易匯兌損益 盯認列時點 國稅局表示,企業進、出口買賣貨物時,如果發生新台幣與外幣間的兌換損失或盈益,要注意損益認列時點,稅法上規定須在實現時才可以認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如進、出口買賣貨物,且雙方約定交易金額以外幣支付,於進、出口貨物時,以當日匯率換算新台幣,作為進貨或銷貨的入帳金額。 等到營利事業實際收付帳款時,以結匯日匯率計算,原入帳匯率與結匯匯率變動所產生的收益或損失,可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列為當年度的兌換盈益或兌換虧損,但如果只是因匯率調整而產生的帳面差額,屬於未實現兌換損益,稅務申報時不能列報為當年度損益。 國稅局舉例,甲公司在2022年11月7日出口商品給國外A公司,雙方約定價格為5萬美元,出口當日甲公司依美元匯率32元,列報銷貨收入新台幣16萬元。到了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未收款,這時就以當日美元匯率30.3元計算,帳上會有兌換虧損8.5萬元[5萬美元*(32-30.3)],但因這筆虧損是因匯率調整產生的帳面差額尚未實現,因此在稅務申報時,不能列為2022年度損失。之後甲公司在2023年1月10日收到國外A公司支付貨款5萬美元,結匯匯率為30元計算,實際發生兌換虧損為10萬元【5萬美元*(32-30)】,甲公司在申報2023年營所稅時,可列報兌換虧損10萬元。 官員提醒,營利事業向國外進、銷貨的兌換損益,如果只是匯率變動而發生帳面上的差額,不能列報損益,應等到實現時才能列報當年度損益,且應附上明細計算表供國稅局核對。
【2023/05/11 經濟日報】 .............................................〈TOP〉.............................................
|
善用人工智慧 提升團隊價值 現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已經名符其實的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更新其商業或生活運用。在商業領域中,愈來愈多的企業開始採用AI技術提升業務效率和客戶體驗;在客戶成功(customer success)領域中,AI技術的應用在數年前已開始嶄露頭角,「如何運用AI技術來提高客戶成功團隊的效率和價值」勢必成為新挑戰。不過,如何運用AI技術來改善工作流程、減少真人的人力,同時又能展現出自己的工作價值呢? 第一步,我們需要了解當前最新的AI技術在客戶成功領域的應用和優勢。AI技術可以將大量客戶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幫助團隊快速、精確處理客戶的問題和需求,甚至輔助判斷客戶的下一步情況;第二步,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AI技術工具和平台,並將其整合到工作流程中;第三步,我們需要保持人工智慧和人類之間的聯繫,確保客戶仍能得到足夠的人性化服務。儘管AI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客戶成功團隊的工作效率,但仍需要注意如何保持真實人類和客戶之間的聯繫。畢竟,人類的情感和理解能力是 AI 無法替代的;第四步,我們需要需要根據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目標,定期評估客戶成功部門的價值和貢獻。 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期待客戶成功領域中的更多應用,將帶給客戶良好的使用體驗,讓客戶感受到我們的產品與服務經常在身邊協助解決問題,真正落實「使用者至上的千人千面體驗」,卻不用同比例增長人員的雇用,讓 AI 與現有團隊人員合作發揮出更大的價值,為客戶和企業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效益。
【2023/05/11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