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長宏資訊中心 2023-05-26

top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聘僱移工資格將放寬 營造業:配額不夠用


勞動部將放寬製造業、營造業、農工以及機構看護工引入移工資格。全國工業總會肯定政府「釋出了善意」,但營造業則認為,初期只開放8,000名移工配額「不夠用」。
 
工總表示,國內缺工問題相當嚴重,工總原本向政府建議開放製造業的移工比率為50%,目前開放營造業民間工程業者聘僱移工比率僅30%,已能改善工期延誤的問題。過去台灣對於移工在農業方面的限制非常嚴格,現在願意調整核配比例,能改善農業人口高齡化、移工非法從事農業的問題。
 
勞動部初期開放8,000名移工份額給營造業。國內大型營造廠指出,全台灣缺工問題嚴重,所有營造廠要分8,000人真的不夠用,只是杯水車薪。
 
營造廠表示,國內高房價問題,其實與缺工、原物料上漲有很大的關係,這也是現階段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儘管今年房市降溫,也難以看到開發商喊要降價,另外引進外勞後,都是給協力廠商聘用。不少移工因薪水過低而落跑,讓營造廠現在接案均保守。  


2023/05/24 經濟日報】 .............................................TOP.............................................
 


政院核定113年行事曆 3天以上連假有4


人事總處指出,112年因彈性調整放假及補行上班次數達6次,各界多所討論,贊成及反對意見兼具,經徵詢相關機關及參酌各界所提意見後,考量農曆除夕及春節係國人最重視的民俗節日,民族掃墓節具有慎終追遠之特殊意涵,又為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減少對股匯市的影響,並紓解交通運輸量能,爰修正「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第4點及第5點規定。
 
人事總處進一步指出,彈性調整放假的範圍由現行「應放假之紀念日及節日」調整為「除夕前一日」及「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補行上班原則由現行「提前於前一周星期六」,調整為「當周或次一周星期六」,以落實周休二日意旨。
 
113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為例,依上開規定,農曆除夕前一日(28日)適逢星期四,調整為放假日,於217日(星期六)補行上班,農曆除夕及春節(29日【星期五】至212日【星期一】),因含2日例假日,於213日至14日(星期二、三)補假,又兒童節及民族掃墓節毋須調整。
 
人事總處說,經統計,113年到117年,未來5年,除115年無調整放假及補行上班情形外,其餘年度均調整1次,且均為除夕前一日。農曆春節假期天數則分別為7天、9天、6天、7天、9天。
 
人事總處強調,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僅適用於政府行政機關公務人員,至於公營事業機構人員的放假,原則上比照辦理;軍人的放假,則屬國防部主管權責,應依該部規定辦理。另各級學校適用的學年度行事曆,是由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此外,民間企業人員的放假涉及勞動基準法相關事項,應依該法主管機關勞動部的規定辦理。


2023/05/25 外勞通訊社】 .............................................TOP.............................................
 


明年綜所稅免稅額調升? 財長:應該很有可能

 蔡總統520談話提及加薪、減稅,立委關注明年適用的綜所稅免稅額是否調升?財政部長莊翠雲答詢時表示,「應該很有可能」,不過仍要等到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爐才能確定。
 
《所得稅法》規定,若當年度CPI較前一次調整時,累計漲幅達到3%時,將依據漲幅來調升下一年度的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等額度。簡言之,今年CPI累計漲幅若達標,明(2024)年綜所稅免稅額等額度將調升,後(2025)年報稅即可適用。
 
立委在財委會質詢指出,截至今年4CPI累計漲幅達4.7%,已超過調整標準,是否年底就會宣布明年度免稅額調升?莊翠雲表示,目前CPI數據僅公布到4月,但實際是否調整,還是要視10月時主計總處公告的CPI數據而定,從目前情況看來,「應該滿有可能」。
 
財政部前次調整綜所稅免稅額是在2022年,當時CPI漲幅達到調整標準,免稅額、標扣額、薪資特扣額分別調高到9.2萬元、12.4萬元、20.7萬元,今年5月申報2022年綜所稅時,民眾減稅有感。而今年度的免稅額,則因為去年CPI累計漲幅2.9%,距離調整基準3%仍有一步之遙,使今年免稅額並未調整,明年5月報稅,免稅額及相關扣除額與前一年維持不變。
 

2023/05/25 經濟日報】.............................................TOP.............................................
 

企業申請投資抵減 注意時效

國稅局表示,近年來資安事件層出不窮,為鼓勵國內產業強化資安防護能力,去年修正《產業創新條例》延長投資抵減期間至2024年底,另新增公司投資在資安產品或服務的相關全新硬體、軟體、技術或技術服務,也可享有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官員表示,今年公司在申請租稅優惠時須留意兩重點,分別為投資抵減當年度的認定、抵減限額及抵減率。
 
國稅局表示,公司投資資安產品或服務支出申請適用投資抵減,應在2022年度營所稅申報開始前四個月起至531日前,至經濟部建置的申辦系統格式填報,並上傳投資計畫以及申請投資抵減的支出項目證明文件,完成線上申辦作業,逾期不能再登錄。同時也要在辦理2022年度營所稅申報時,依申報書規定的格式填報,如果在報稅期間截止前未依規定格式填報,也不能適用投資抵減。
 
另外,國稅局表示,產創條例租稅優惠的投資抵減當年度的認定方式,公司不得不留意。官員說明,自2022年度起,申請投資抵減的當年度改以「交貨」或「技術服務提供完成」的年度認定。舉例來說,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投資資安全產品或服務,在2022年度交貨或完成提供技術服務,並在2023年才支付價款,但申請適用投資抵減的年度仍為2022年度。
 
官員表示,另須留意的重點為抵減限額及抵減率,國稅局表示公司投資在智慧機械、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以及資安全產品或服務的支出總金額,在同一課稅年度內合計達新台幣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可選擇在符合規定的支出金額5%限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或是,在支出金額3%限度內,自當年度起三年內抵減各年度應納營所稅額,其各年度投資抵減金額以不超過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30%為限,而且抵減方式應在辦理當年度營所稅結算申報時選擇,在報稅期間截止後就不能再變更。
 

2023/05/25 經濟日報】 .............................................TOP.............................................
 

認知失調效應

生活中,不乏碰到一些達人專家、投資大師、名嘴網紅,或是宗教及政治人物,透過他們誘人的話術而吸引並矇騙許多人,甚至相信者在當事人東窗事發後,卻依然執迷不悟。而殘酷的事實是,我們從小到大也有可能會被一些言行不一、說話不算話的熟人,給擺了道並吃足了苦頭,最後仍會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這次的欺騙只是個例外,還會提供另一個他們可再度得逞的機會。
 
這種自我催眠的行為有可能是因為對方和我們關係密切,所以一、兩次的意外尚不足以掏空我們對其的信任帳戶,願意在其信用破產之前,再給予補救的機會。除此以外,因為個人主觀性的自尊所帶出來的沉沒成本(sunk cost effect)或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效應,恐怕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基於自我價值判定的驅動(攸關個人面子),我們視損失所造成的傷害程度會遠大於獲得時的喜悅感受(>2x),而這種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所產生的心態,會讓我們無法面對各種自己之前已投入大量資源卻打水漂的挫折。因此,不承認自己已受騙或失敗,甚至繼續追加投入,以期待未來的情況可能因自己的不放棄而變好,甚至彌補以前損失的規避沉沒成本的主觀認知,讓自己愈陷愈深。這或許也是許多不斷失利的投資客、參與戰爭卻節節敗退的一方、身處工作或婚姻前景極度惡劣的上班族及配偶們,不願即早停損並抽身的理由之一。
 
同時,為了克服內在想法與外在行為差異所造成的認知失調與衝突,我們必須尋找方法以減輕隨之而來的精神壓力,此時會找各種理由與藉口來調整自己的認知,讓個人原先的言行被合理化,以平撫自己身心上的不滿與痛苦。
 
這也是許多心理學家們指出,當我們從事艱難而低報酬的工作,或是相信的預言卻沒發生時,基於保護自尊的原則下,我們事後會不承認自己被占了便宜,反而可能以讚揚來認同之前的言行,導致原本的困境在執迷不悟下加深它的衝擊。
 
既然意識可以決定客觀的存在,而言行又來自內在的動機,因此無論我們基於何種理由去相信,我們都將受制於「相信就會看見,不信就不存在」的框架。至於這個框架是否真能為我們的工作及生活帶來真正的自在與平衝,或許就是我們在面對嶄新的覺知世代時,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2023/05/16 經濟日報】 .............................................TOP.............................................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