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3-06-05】
|
|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調整4大產業聘僱移工資格 勞動部法規會6/2審查 勞動部調整4大類別聘僱移工資格,包括製造業、營造業、農業與機構看護工,5月30日草案預告期滿,勞動部6月2日安排法規會審查,聘僱資格大多是依照草案預告內容,僅部分文字調整,待文字調整後再送法規會確認。 勞動部說明,法規會今天審查「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部分條文,以及「外國人受聘僱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規定工作之轉換雇主或工作程序準則」修正草案,預告期針對機構看護人數有提出意見,認為機構100床以上護理人員以0.5計算不合理,不過,最後仍以預告條文通過,另對於醫院的看護工計算方式則維持現狀,不納入護理師名額,待衛福部政策評估後再討論。 勞動部指出,草案內容除醫院聘僱看護工維持現行規定外,其餘多以預告條文通過,包括開放營造業民間工程以30%比率聘僱移工,機構看護工改以許可床位核給移工名額,並增加採計護理人員併同本國看護人力以1:1比例聘僱移工,擴大農糧產業雇主資格,及新開放林業移工,另調高製造業水產加工、豆腐製造及金屬船體等3行業移工核配比率為B級20%,及新增製造業雇主國內承接移工增額5%彈性機制,草案有部分文字調整,待文字調整後再送法規會確認,預計6月15日公告。 【2023/06/02 外勞通訊社】 .............................................〈TOP〉.............................................
|
產業人力不足 工總:籲再放寬產業移工規定
國內勞動力供給日益險峻,青年勞工從事傳統製造業的意願低落,讓工業界長期以來面臨缺工窘境。為了協助解決產業缺工問題,全國工業總會向政府提出三大建議,呼籲政府繼續放寬產業引進移工規定、修正「就業服務法」鼓勵優秀外國人或華僑來台就學、以及強化全球各項人才方案。 工總在6月最新一期出刊的雜誌「產業」中,以「全面強化人力供給,解決產業經營困境」為題發表社論。文中指出,勞動部為協助解決產業缺工問題,5月24日預告將調整聘僱移工資格,包含製造業、營造業、農業及機構看護,共將增加2.8萬名移工,預計最快6月中旬推動。工總認為,產業界雖肯定政府開放移工的政策方向,然而杯水車薪仍難解業界缺工之急。 工總引用主計處「111年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指出,2022年8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高達23萬個,其中又以製造業缺工最為嚴重,職缺數達7.7萬個,占總職缺數33.47%,營建工程業職缺數達1.9萬個,占總職缺數8.4%。對於本國勞工不願從事工廠、工地現場及夜間工作,造成各行業缺工情形普遍存在。對於產業界缺工問題嚴重的情形,工總在社論中再度向政府提出三點建議: 首先,建議政府在不影響國人就業的前提下,應放寬產業引進移工規定,並針對產業實際缺工狀況滾動檢討,若廠商依規定辦理國內招募後,尚有缺工情形,勞動部應即研議增加特定製程行業中關聯行業的可行性,並通盤檢討各業移工核配比例,以解決產業實際缺工問題。 其次,為解決國內中階技術人才需求,並擴大吸引及留用我國自行培育之僑外生,建議透過修正「就業服務法」來提供誘因,鼓勵全球優秀外國人或華僑來台就學,並於畢業後投入台灣職場工作,這些僑外生,了解台灣的文化語言生活,且已有本地的生活經驗,若留在國內工作,能較快適應台灣職場,縮短勞資雙方的磨合期,亦符合我國教育的投資效益。工總表示,根據教育部資料,僑外生主要來自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未來僑外籍生若想回母國或至他國工作,也有機會可被派往海外工廠,如此,不但可解決台灣國內人才短缺問題,並有利台商全球布局。 第三,工總建議,目前台灣對國外專業人才的延攬不僅諸多限制且誘因不足,以致各種高階人才嚴重不斷外流至大陸、星、港等地,影響台灣未來產業發展至鉅,為加強延攬及留用國際產業優秀人才,政府應強化全球攬才、提高競才條件及建立友善留台環境等面向著手,以提升國家競爭力。 【2023/06/02 外勞通訊社】 .............................................〈TOP〉.............................................
|
寒暑假外 僑外生每週工作最長20小時
勞動局長高寶華表示,就業服務法第50條規定,雇主聘僱僑外生從事工作,其工作時間除寒暑假外,每星期最長為20小時;寒暑假期間雖然不受此項限制,但雇主仍須注意勞動基準法的工時規範,也就是每日正常工時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以及延長工時一個月不得超過46小時。 如雇主違反相關規定,於學期期間安排僑外生每週工作超過20小時,將依就服法第57條第9款規定,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寒暑假以外,則回歸勞基法處分。 此外,雇主聘僱僑外生前,亦應確實查驗居留證、學生證及工作許可函,並核對證件上基本資料、居留時間、居留事由、工作許可期限,並拍照存證。勞動局提醒,由於工作許可最長期限為6個月,如雇主長期聘用僑外生工作,則務必留意工作許可函是否在有效期間內,一旦誤聘逾期或在工作許可空窗期的僑外生,將違反就服法第57條第1款聘僱未經許可或許可失效外國人,處15萬元以上75萬元以下罰鍰。
【2023/06/02 外勞通訊社】 .............................................〈TOP〉.............................................
|
戶外作業熱危害高風險專案勞檢6月啟動 勞動部職安署組長張國明表示,近3年有7件違反熱危害被處罰案件,共裁罰30萬元,為預使雇主重視高氣溫戶外作業勞工的健康,確實採取危害預防措施,今年除持續強化戶外作業廠場之稽查外,另規劃「戶外作業熱危害高風險事業單位專案檢查」,選列高風險之營造工地或從事戶外維修作業之事業單位如感電維修、道路工程、景觀工程等,規劃將檢查230場次,各檢查機構將逐一查核其執行情形,對違反相關規定者要求於2周內完成複查,未依規定辦理者,將依法裁處3萬元至15萬元罰鍰,以督促雇主落實勞工健康安全的保護。 另為使雇主在危害預防措施的執行上,有更完整的參考依據,張國明指出,勞動部同步於6月1日修正「高氣溫戶外作業勞工熱危害預防指引」,重點包括雇主應就危害預防及管理措施,訂定熱危害預防管理計畫、視作業現場條件加強作業時間調整、強化體溫、心跳監測及對中高齡及高齡工作者之健康管理等,協助雇主妥善規劃及採取熱傷害之預防措施。 勞動部呼籲雇主於夏季期間要特別留意高氣溫環境的危害風險,採取必要之預防措施,以免勞工發生熱中暑或熱衰竭,甚至造成死亡,同時提醒戶外工作者應落實「多喝水」、「多休息」、「要遮陽」等措施,若工作中有身體有不適,應即時反映。 勞動部提出,相關防護資訊可運用職安署建置的「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警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 ) ,以手機定位取得所在地熱危害風險等級及相關預防資訊,可有助於提升熱危害管理功效,去年有20萬人次使用。
【2023/06/02 外勞通訊社】 ............................................〈TOP〉.............................................
|
勞保年金請領 明年須滿64歲 勞保老年年金給付目前須滿63歲才能領,而自明(2024)年起將調升一歲,須滿64歲才能領,計劃退休勞工要搞懂自己的法定請領年齡。此外,自2026年起將再調升一歲,須滿65歲才能領,將完全達到《勞工保險條例》65歲法定請領年齡規定。 根據勞保局統計,2022年底平均請領老年年金年齡為61.28歲,平均投保年資為29.46年,反映我國勞工退休年齡過早現象,同時,勞工太早退也造成勞保老年年金給付沉重負擔。 因應我國人口高齡化,依勞保條例規定,勞保年金自2009年開辦時,即已明定未來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為65歲,採分年、漸進式達到;也就是說,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正逐步調高,每兩年調升一歲。依規劃,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自2009年至2017年為60歲,2018年提高為61歲,2020年提高為62歲,2022年提高為63歲,2024年提高為64歲,直至2026年後均為65歲才能請領老年年金。 對勞工來說,要知道自己何時可領老年年金,最簡單方式就是看出生年次。舉例來說,民國46年次、西元1957年(含)以前出生的勞工年滿60歲即可請領;民國47年次、1958年出生,為61歲;民國48年次、1959年出生為62歲領;民國49年次、1960年出生為63歲;民國50年次、1961年出生為64歲;若為民國51年次、1962年後出生的勞工,法定請領年齡統統是65歲。 法定請領年齡不只攸關勞工申請勞保老年年金,勞保並提供增額與減額年金兩種請領方式,勞工可選擇提早領,最多提前五年開始領,或最多延後五年請領。至於何時可提早、延後,皆以法定請領年齡往前或往後算。此外若提前領,每提前一年就減領4%,最早可提前五年,減額20%;若延後領,則每延一年增領4%,最多延後五年領,增領20%。
【2023/06/05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