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3-06-13】
|
|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申請亂象頻傳 監委申請自動調查 勞動部自111年4月10日實施「留用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計畫」,惟自開辦以來,雇主難以自行申辦、移工留用資格認定標準不符實際需要,及留用者之相關權利義務未臻明確等亂象頻傳,都讓有意願申請之移工及雇主無所適從。監察委員對此甚表重視,申請立案調查。 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移工留才久用方案」自111年4月實施至112年5月31日止,中階技術人力有1萬1,296人提出申請案,其中產業類4,578人、社福類6,713人,僑外生5人申請;通過核准有8,747人,其中產業類3,566人、社福類5,181人、僑外生5人。 監察委員表示,勞動部移工留才久用方案,係考量在臺工作達一定年限之移工,不僅熟悉臺灣生活環境,經雇主訓練及多方合作,具備熟練勞動生產技術,為我國所需的中階技術人才,因此方案重點係以符合薪資及技術條件者,可由雇主申請為中階技術人力,留用在臺從事中階技術工作。 監委指出,惟勞動部「留用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計畫」之申請程序、應備文件及資格審認標準等相關規定是否妥適?又獲准留用之移工,後續在臺無工作年限,且不須繳納就業安定費,繼續工作滿五年亦可申請永久居留,勞動部與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間之配套措施為何?整體政策規劃能否達成留才目的,抑或只為久用?監委強調,事涉國內產業、勞工及就業市場等重大議題,有深入調查了解之必要。 【2023/06/12 外勞通訊社】 .............................................〈TOP〉.............................................
|
因疫情及人口老化 去年逾20萬人死亡
衛福部統計處指出,國人前十大死因依序是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其中癌症已連續41年排名第1,與110年相比,第1、2名不變,第3名則由新冠肺炎取代,而原為第10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則被擠出排行榜外。 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111年死亡人數較110年增2萬4,266人。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與110年相較,111 年死亡人數均呈增加,年增率以COVID-19最為顯著,其次依序為高血壓性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 111年COVID-19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占8成6;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2歲,較110年增加10歲。111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較110年上升1.2%。就年齡觀察,111年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111年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111年與110年比較,十大癌症死因順位皆不變,肺癌及肝癌已連續43年排名前2名,⾧期觀察,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往前,胃癌則排名往後。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癌症死亡發生時鐘每年都往前撥快,過去二年從變快1秒、再到變快3秒,其中「大腸癌、胰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死亡人數上升較多,又以「大腸癌」發生人數最多,主因可能與篩檢人數下降有關,疫情期間推估有72萬人中斷篩檢,其中以大腸癌下降13.5%最多,口腔癌篩檢也未見回升。
【2023/06/12 外勞通訊社】 .............................................〈TOP〉.............................................
|
報廢列報損失 留意程序 國稅局表示,企業遇到產品或原料有瑕疵,須留意報廢相關規定。官員表示,原則上若非會計師簽證案件,應在事實發生後30日內檢具清單請主管機關、稽徵機關派員確認銷毀,才可認列損失。 國稅局指出,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無論是商品本身,或是產製所需的原物料等,若因過期、變質、破損而無法出售及加工,走向報廢一途,須循程序完成報廢,才可在稅務上列報損失抵減。 國稅局舉例,甲公司某年度申報營所稅時,申報商品報廢損失700萬元,甲公司主張這筆商品是因過期無法銷售而報廢,不過公司並未在事實發生後30日內,報請所屬稽徵機關派員勘查確認銷毀,或經事業主管機關監毀並取得證明文件,因此國稅局以不符合規定為由,核定補稅140萬元。
【2023/06/12 經濟日報】 ............................................〈TOP〉.............................................
|
多元智能 適才適所 關於「才」,若依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哈沃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人類智能可分為語文、邏輯數理、視覺空間、人際、肢體動覺、音樂節奏、內省、自然等八種智能。每個人,都具備以上八大智能。而基於人的獨特性,各項智能強弱均有所不同,天賦呈立體多面向展現。 人類智能的結構,為何會有如此的個別差異呢?從物競天擇的觀點,物種為求適應環境變異,也得隨之不斷突變,以確保終有一支族裔,能順應新環境而存活下來,讓種族得以延續。 不論差異化智能從何而來,只要人才智能規格符合職務所需,即能展現強項,發揮最大效用,並讓人才感到被珍惜。而挑錯人才,不僅是用人方損失,對人才而言,也喪失被正主子發現的機會,淪為雙輸結局。 從個人角度,如何連結天賦與職涯呢?建議可從多元智能中,區分出自己的強、中、弱類別,再從強項天賦中,鎖定較能發揮的職業屬性,做為職涯規劃的方向。從組織角度,則反向依徵募職位特性,從多元智能中,設定對應智能。譬如:推銷與業務職務,需較強人際智能者;而雕塑與建築專業,空間智能強者為佳。招募選才時,可從應徵者過往貢獻中,找出優勢強項,並檢核是否契合職缺需求。此外,也從其失誤案例中,區辨出偏弱的智能,並確認對職務績效展現,是否有致命影響。 在專業分工的現代組織中,團隊形同一塊大型拼圖。每塊拼圖片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專擅,就能成就一個完整的拼圖。每個人,只要將相對得心應手的天賦智能發揮至極致,就能大放異彩,展現獨特價值,成為特定拼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拼圖片,一個保留的專屬席。招募任務,就在於協助組織找到「對」的拼圖片。所謂「對」,包含契合的價值觀及多元智能規格。 基於天賦的差異性,在諸多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拼圖片中,要覓得大小與形狀一致的成員,確有其難度。用人主管把守人才進入組織的關口,肩負媒合配對的重任,可善用多元智能在選才上的應用。若職位適性,團隊夥伴更能樂在工作、得心應手,產值與貢獻也將顯著不同。
【2023/06/13 經濟日報】 .............................................〈TOP〉.............................................
|
成功的失敗 企業必修課 似乎所有商業領袖對「失敗」都情有獨鍾?原因無它,因為任何能夠幫助突破認知邊界的失敗,都是成功必要的能量。甚至認為,通過失敗,企業得以優化策略,因此,「設計成功的失敗」便成為核心競爭力的基石。 無獨有偶,藥物研發動輒耗時一、二十年,即便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其結果未必成功。然而,並非所有研發的失敗都毫無價值。事實上,某些「失敗」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在經濟學視角,這是極具價值的資產,不僅扭轉公司命運、影響整個行業,甚至改變世界。因此,以長遠眼光看待失敗,汲取教訓,持續創新,創造競爭優勢,值得深思。至於「成功的失敗」對企業經營有什麼重要的啟發? 一、學習的一部分:近年許多學者和企業管理者熱中研究「失敗學」,他們認為,成功的組織和個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不曾經歷失敗,而是他們會從失敗中學習。 二、促進創新、提升價值:企業若對失敗過度恐懼,導致員工對創新產生疑慮,阻礙創新;相反的,公司若能提供支持和資源,減輕員工對失敗的恐懼,從而打破創新壁壘。通過失敗經驗,優化產品、瞭解市場需求,獲得競爭優勢。秉持開放態度,鼓勵接受失敗,發展創新能力,洞察消費趨勢,實為成功之道。 三、達到成功的必要過程:真正的成功之路,從長遠來看,往往是建立在一連串的失敗之上。企業只有在經歷過失敗,從中吸取教訓,才能夠發現更好的創新解決方案,找到持久成功的基礎。失敗,就是作為生命的養分來滋養我們,滋養著我們的成功。商業上「成功的失敗」精神,方能幫助企業不斷進步,開闢通往真正成功的道路。
【2023/06/12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