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4-05-15】
|
|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立院法制局報告建議「留才久用」入法 立法院法制局近期以「全球化移民」為主題,發布多份研究報告,報告中介紹日、韓及新加坡等國延攬及留用外籍中階技術人才的制度。日本近期新生兒人數再創新低,社會雖有排外態度但政府不得不新增簽證類型緩解人口壓力,目前有最長5年的「特定技能1號」和無時限但有技術和考試門檻的「特定技能2號」居留資格,今年3月日本內閣通過修正草案,希望建立更完整的育成制度、加重非法就業刑罰,希望能持續補充特定技能(照護、營造、住宿、農業、漁業、機械與電子製造等12業別)的人力。 韓國則有E-7-4簽證,包含基礎工業、機械設備、金屬加工、食品製造等6個類別,工作4年以上可提出申請,雖然有人數配額上限,但近年不斷放寬至3.5萬名,評估項目簡化,且取得簽證後再居留5年、符合收入規定可申請永久居留。新加坡對於延攬中階技術人力在薪資上較為嚴格,除了需要具備技術合格證明,最低合格薪資為3,300新幣(約合新臺幣7萬9千元)。 報告指出,日韓等國近期積極搶工,祭出多項優惠政策,2018年日本首次超過臺灣成為越南勞動力最大的接收國,這對越南移工占產業45%人力的臺灣來說未來可能造成影響,建議主管機關應定期分析因應鄰國的政策變動。 報告中也提到,目前「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牽動就業環境發展,對人民權利、義務有所影響,有必要以法律明文規定,因此建議將之納入《 外國人才專法 》或是繼續推動「 新經濟移民法草案 」。報告中也分析,移工大都以基本薪資為敘薪標準,且業界調薪幅度很少超過5%,若要在5年將薪資達申請永久居留的門檻困難度高,可能降低移工申請永久居留的意願,也影響長期留用優秀人才的政策推行,建議檢討調整。 【2024/05/14 外勞通訊社】 .............................................〈TOP〉.............................................
|
人力需求調查 營建同期最高、住宿餐飲退離職多
勞動部14日發布今年第2次人力需求調查結果概況,各事業單位預計7月底較4月底人力需求淨增加6萬人,較去年同期略升,為連6季年減後首次年增。勞動部統計處長梅家瑗表示,受惠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擴增,支撐相關產業鏈人力需求,加以民間消費持續穩健成長,且逢暑期旅遊餐飲旺季,帶動事業單位人力增補動能,整體人力需求較112年同期略升。 按行業別觀察,製造業人力需求淨增加最多,達2.2萬人,同樣為連6季年減後首次年增,與營建業合計整個工業部門人力需求淨增加2.6萬人,其次為批發零售業8,402人,住宿及餐飲業6,850人再次之。 按職類來看,「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需求增加1.9萬人為最多,「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1.4萬人次之。如以營建業來說,除了人力需求3,827人為歷年同期最高以外,營建業最缺的也是技藝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應可對應於國土署調查中最缺的「技術性勞工」與「技術士」),需求人數分別為1,310人和2,191人。 至於人力需求增加的原因,大多數產業的原因都是「公司營運擴增或多角化經營」,如營建業就占72.79%。但是少數產業如住宿及餐飲業雖然缺工情形較前兩年減緩,但其缺工主因卻是要補充退離職人力,占40.52%,而長期缺工也占24.51%,顯示住宿餐飲等服務業的結構性難題仍未緩解。
【2024/05/14 外勞通訊社】 .............................................〈TOP〉.............................................
|
半導體景氣回升 工研院估今年台灣IC產值破5兆元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提出今年台灣IC產業產值預測,預估2024年台灣IC產業產值將飛越新台幣5兆元,達5兆1134億元,年成長17.7%,優於全年平均數。這也是台灣IC產值去年因半導體景氣下滑而衰退一成後,再次迎接產業復甦,呈現比其他半導體區域還要強勁的成長力道。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今年IC設計業產值為1兆2617億元,比2023年成長15.1%;IC製造業在台積電、聯電及美光領軍下,產值達3兆2014億元,年增20.2%,其中晶圓代工2兆9932億元,年增20.1%,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為2,082億元,年增22.4%,增幅居冠;IC封裝業產 值4344億元,年增10.5%;IC測試業產值約2159億元,年增13.3%。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並公布今年第1季台灣整體IC產業產值報告,包含IC設計、IC製造、IC封裝、IC測試總產值達1兆1667億元,較上季衰退3.0%,比去年同期成長15.7%。 其中IC設計業產值為3002億元,季增約0.1%,年增25.1%;IC製造業產值7193億,季減4.3%,但比去年同期成長14.6%,其中晶圓代工產值6749億元,季減4.8%,但比去年同期成長14.9%;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產值為444億元,季增4.0%,也比去年同期成長9.4%;IC封裝業產值為987億元,季減4.1%,但比去年同期成長5.0%;IC測試業產值為485億元,季減0.6%,但比去年同期4.3%。
【2024/05/14 聯合報】 ............................................〈TOP〉.............................................
|
連續繼承遺產 有條件免稅 為避免同筆財產因短期內連續繼承,而一再被課遺產稅,財政部國稅局表示,在繼承財產已繳過遺產稅的前提下,五年內再次被繼承,可不計入遺產總額;六年至九年內再次被繼承,則可依一定比率扣減。 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死亡後才經法院判決確定為被繼承人所有的財產,依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規定,應從法院判決確定日起六個月內,以被繼承人死亡日的遺產價值補申報遺產稅。 不過若是繼承該筆財產的繼承人不幸在繼承日起九年內死亡,這筆已繳納遺產稅的財產,就可以依距離繼承日年限不同適用不同扣減率。 這筆財產若是在五年內再次被繼承,可不計入遺產總額;或是在六年至九年內再次被繼承,可按繼承年數不同逐年遞減扣減率,自遺產總額中扣除,滿五年、未滿六年適用80%;滿六年、未滿七年適用60%;滿七年、未滿八年適用40%;滿八年、未滿九年適用20%。
【2024/05/15 經濟日報】 .............................................〈TOP〉.............................................
|
醫藥費列舉扣除 留意二重點 財政部國稅局表示,民眾申報綜所稅時,若選擇採列舉扣除額,在列報醫藥費及生育費支出時,應留意給付的醫療院所、申報款項是否符合規定兩大重點,以免遭國稅局剔除補稅。 國稅局表示,《所得稅法》中規定綜所稅醫藥及生育費列舉扣除額,納稅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醫藥及生育費,以付給公立醫院、全民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的醫院為限;此外,若醫藥費用已接受保險給付部分不得扣除。 另外醫美等項目不得列舉醫藥費。國稅局指出,若單純為美容目的整形手術,例如雷射光療、電波拉皮、微整形注射,或抽脂、隆乳、隆鼻、割雙眼皮等,以及保健食品支出等,皆不符稅法規定的醫療費用途,支出費用不能申報醫藥費列舉扣除,民眾在報稅時要特別留意。 不過國稅局官員補充,若是因車禍受傷的整形手術、燒燙傷或皮膚病換膚手術等,這類屬於恢復身體健康所做的整形手術支出,報稅時只須附上醫師診斷證明及收據,就能申報醫藥費列舉扣除額。 國稅局特別提醒,如果給付非屬全民健保特約的醫院,民眾可以上國稅局官網查詢是否為經財政部認定的會計紀錄完備正確醫院,才能確認所列報的醫藥及生育費是否符合所得稅法規定要件。
【2024/05/15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