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4-09-23】
|
|
● 工總發表2024白皮書 提出7大策略
● 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 勞安所編撰預防技術指引
● 企業未分配盈餘投資優稅 有條件
● 列報扶養親屬免稅額 有條件
● 理性思考 客觀自省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工總發表2024白皮書 提出7大策略 工總白皮書今年邁入第17年,針對「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賦稅暨金融」、「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等七方面,提出39個議題,148項政策建議。涉及勞動政策部分,主要包含放寬引進移工限制、擴大吸引留用外籍人才、鬆綁勞動法規,以及推動技職教育,培養優質專業技術人才等面向。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白皮書是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工總所提出首部政策建言,也是潘俊榮接任理事長後第一本白皮書,包含監事會召集人苗豐盛、副理事長何壽川、秦榮華、陳進財、詹正田、侯傑騰連袂主持發佈會,分別針對整體產業經濟、賦稅金融、兩岸、能源環境、新南向等議題闡述,也是工總第一次高層全員到齊。 工總日前針對食品、紡織、化學皮膠、機電等產業共152個會員公會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缺工、減碳、產業轉型、能源、缺人才,以及兩岸關係等六項議題,是產業面臨最大挑戰,尤以缺工佔72.8%為最。產業盼政府早日細緻盤點國內人力需求,解決缺工燃眉之急。 潘俊榮表示,缺工、缺人才是當前產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特別是東南亞各國也在發展,同樣也有龐大勞動力需求。陳進財提到,企業面臨的缺工、缺才的挑戰更為嚴峻,甚至超過水電的嚴重性。勞動部日前取消僑外生評點制人數上限,以及國發會針對人力需求盤點,產業界均表樂觀其成,但也希望能看到更具體的政策。此外,近年各項貿易談判中,勞動議題已成為重要內容。詹正田表示,政府在擴大經濟合作同時,應與新南向國家深入討論,確保勞工權益並遵循國際法規要求。 目前產業常基於代工客戶需求選擇新南向投資地點,使得選擇彈性較低。詹正田盼政府委託專門機構,深入調查當地投資優惠、語言文化、勞動力供應以及薪資水平等具體資訊,提供中小企業更具體的投資輔導。潘俊榮同時也預告,因應AI浪潮,工總即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召開經營者大會高峰論壇,希邀請AI、大數據、智慧機械等領域的世界級大咖參與,協助傳統產業轉型,走向國際化。 【2024/09/20 外勞通訊社】 ............................................〈TOP〉.............................................
|
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 勞安所編撰預防技術指引
營造業占重大職業災害的比率長年居各產業的首位,其中致災類型最高即為墜落,近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達6、7成,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指出,根據各項肇災因子,以「配置不當」、「本體防護不足或無安全設施」與「性能及強度不足」等三項關鍵做為防災的預防重點,以期降低墜落災害發生。 勞安所安全組長陳旺儀表示,近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達6成至7成,造成墜落災害之媒介物以施工架、模板支撐、鋼構、電梯井及吊料設備等為主。陳旺儀表示,提升員工「職能」才能從根本解決搭配不當等問題,因此勞安所針對各項關鍵預防控制措施所需,規劃五項職能課程,包含:墜落危害辨識之「預知力」、四度空間規劃設計之「配置力」、墜落預防關鍵設施之「設置力」、預防墜落之「穿戴力」及關鍵設施之「檢驗力」,使人員能在各階段的作業中具有相對應之能力,提升工程專案施工的安全水準。 勞安所指出,為提升營建工程施工安全及降低墜落災害的發生,同時促進產業發展,勞安所辦理3場次研討會與示範觀摩,邀請施作單位、監造單位、工程主辦機關及設計階段人員,就營建工程墜落災害預防進行探討,並實地進行墜落預防措施展示,展示內容包括系統式施工架之應用及其安全設施、營建工程墜落預防關鍵安全設施與防護具設置確認、科技防災墜落預防輔助等。 勞安所依據執行成果編撰「營建工程關鍵要因導向之墜落災害預防技術指引」,指引內容包含墜落災害要因分析、墜落預防管理與防墜設施設置規劃及墜落預防必要職能課程規劃等,可供相關單位參考以強化災害預防能力,藉由滾動式的改善檢討及人員能力的提升,帶動良性循環,提升營造工程安全性,降低職業災害。相關指引及研究報告可至勞安所網站(www.ilosh.gov.tw )下載,或致電(02-2660-7600#7632) 研究員張智奇洽詢。 【2024/09/20 外勞通訊社】 .............................................〈TOP〉.............................................
|
企業未分配盈餘投資優稅 有條件
為鼓勵企業將盈餘用於實質投資,《產業創新條例》提供租稅優惠,可將投資金額列為未分配盈餘減除項目,國稅局官員提醒,享有這項租稅優惠,同時會有三年管制期,期間不能將投資的建築物、設備、技術轉借或轉售,如被查獲,將被要求補稅、加計利息。 依產創條例規定,「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實質投資適用未分配盈餘減除及申請退稅辦法」規定,公司因經營本業或附屬業務有需求時,年度盈餘發生次年起,三年內拿來興建或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的建築物、軟硬體設備或技術,該成本可列為未分配盈餘的減項。 國稅局官員表示,為達規模效應,實質投資金額須達100萬元以上,才能適用優惠,而產創條例是鼓勵公司把盈餘拿來投資,因此申報營所稅後,才完成投資者,也要在完成投資日起算一年內,將投資證明文件拿到所在地稅捐稽徵機關申請重新計算稅額,就能退稅。 不過,如果營利事業在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期間屆滿次日、重新計算年度未分配盈餘的次日起三年內,把盈餘興建或購置的建築物、軟硬體設備或技術,進一步轉借、出租、轉售 、退貨或變更原始使用目的,非供自行生產或營業使用,就要補繳已扣除或退還稅款。
【2024/09/13 外勞通訊社】 .............................................〈TOP〉.............................................
|
列報扶養親屬免稅額 有條件 財政部國稅局提醒,民眾在列報扶養親屬時,除了留意適用資格外,若要主張受扶養親屬「無謀生能力」,記得備妥相關證明文件,以免遭國稅局剔除補稅。 國稅局表示,列報扶養親屬時,應留意適用資格。若為父母、祖父母,可申報扶養本人和配偶年滿60歲或未滿60歲但無謀生能力者;列報兄弟姊妹、其他家屬或親屬,必須符合未成年,或已成年但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實際受納稅人扶養,才可列報扶養親屬免稅額。 不過要留意的是,常有民眾將待業中、被放無薪假或補習中,誤解為無謀生能力,但依規定,這些情況都不符合要件,不能列報扶養親屬。 近年國稅局有一件納保案例,阿嘉(化名)的姊姊被診斷出紅斑性狼瘡,原本在藥物控制下病況平穩,尚能從事不過度勞累工作,然而隨後病情轉趨嚴重,阿嘉自申報2019年綜所稅起,就根據扶養胞姊事實,檢附診斷證明,將姊姊列為扶養親屬。 然而,阿嘉2022年底竟收到2019、2020及2021年共三個年度的綜所稅補稅通知單,才知道國稅局認為診斷書日期為2005年間,已逾時效而剔除扶養,一共還要補稅近10萬元,阿嘉向國稅局提出復查。 國稅局與納保官著手查證,發現阿嘉姊姊至今未婚,並與阿嘉同住,且阿嘉是自2019年才將姊姊列為扶養親屬,過去年度並未列報,顯然沒有藉此規避稅負的意圖,同時姊姊仍持續追蹤治療,確實無法工作,符合無謀生能力情形。國稅局最後同意追認扶養親屬免稅額,但也提醒阿嘉,未來列報扶養親屬時,除了2005年的重大傷病核定審查通知書外,還要附上當年度診斷證明,代表持續就診中,以免遭剔除補稅。
【2024/09/20 經濟日報】 ............................................〈TOP〉.............................................
|
理性思考 客觀自省 當我們對他人表現感到不滿時,可能反映出希望控制他人或事物的慾望。這種控制欲源自於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或者因為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一旦對方未能達到要求的標準時,便會感到憤怒或失望,進而否定對方的價值,也產生對自我價值的懷疑。 一個真正懂得欣賞自我價值的人,會泰然面對眼前的情境,即使做不到全然漠視,仍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憤怒的話,或許機智和文化修養可以幫助自己掩飾憤怒,保全面子。但真要能減緩甚至消弭產生的反應,則與內心強大與否有關。 內心要如何強大?並非只是內觀自省,而且還要「向外看」。萬物(包含自己)都有其生存之道,去理解世事、人情世故,坦然面對,不糾結,內心自然不受外物的影響。 一旦去了解對方內心狀態,便能知道表象(情緒、言行)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先發制人或沒有作為。一旦你看到了這一層原因,對方的言行舉止,就無法影響到你的內心,只需要切斷他人的言行與自我價值的連結,就可以平心靜氣地面對當下,處理問題。 要啟動「理性」的前提是先觸發「想法」。當內心不再被情緒左右,思考才得以展開,當理性開始運作後,才有客觀評估與自省的機會,那麼烏龜一定會把兔子遠遠的拋在腦後。
【2024/09/20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