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總數逼近80萬大關 差804人 根據統計資料,截至113年8月底,移工在台總數79萬9,196人,其中印尼29萬3,938人居冠,其餘依序越南27萬6,561人、菲律賓15萬6,470人、泰國7萬2,225人、馬來西亞2人。 產業移工55萬4,602人,依開放行業別分,營造業分為「政府重大公共工程」人數有2萬2,377人、「重大投資營造業」4,250人,以及「一般營造」6,303人;船員有1萬2,684人。 製造業以「三K行業專案」35萬1,292人最多,另有「附加移工」12萬9,802人、「台商回台投資案」有905人、「屠宰工作」有2,305人;「農、林、牧或魚塭養殖工作」有6,746人及「外展農務工作」有2,441人。 社福移工24萬4,594人,其中「養護機構看護工」有1萬9,068人、「家庭看護工」22萬3,369人及「家庭幫傭」2,157人。 【2024/09/23 外勞通訊社】 .............................................〈TOP〉.............................................
|
工總白皮書人力資源篇 共計20項子題 全國工業總會發布2024年白皮書,在「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方面,包含放寬引進移工限制、擴大吸引及留用外籍人才、推動技職教育、鬆綁及檢視勞動法規等多項議題,共20項子題。 在放寬引進移工限制方面,白皮書建議取消移工在臺年限限制,並積極開發新的移工來源國;政府應以「3K程度」及「產業關聯程度」等指標,重新檢視及提升移工核配比例,取消40%的上限,並適度調降附加就安費金額。修訂就業服務法第58條,不可歸責於雇主原因時,縮短產業移工遞補等待期為1個月。 白皮書中指出,營造業眾多小包或工班在一個工程專案中,輪番進出興建程序,而工程又受到天候、監管等影響,為避免移工政策缺乏調配彈性,建議開放移工外展,以資訊平臺建構市場調查和供需媒合功能,允許具備進用移工條件的大型廠商釋放多餘人力,由不具備條件的中小型廠商承接,如仍有不足,則依據市場需求統籌引進移工進入調配的機制,以解決中小型廠商的缺工問題。 依規定,中央指定行業且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才能進行例假日調移。在勞動基準法修正方面,白皮書建議取消指定行業限制,在不違反例假安排規定下,由勞資雙方自行協商條宜,以因應各行業型態及非可預期或緊急事件的需要;但可保留如勞資雙方協商調整,須送主管機關備查的規範。 近年社會對供電系統穩定性日益重視,用電場所發生電氣事故,亦須於2小時內處理,需有高度人力調度及工作彈性。因此首度在白皮書中呼籲,將「用電設備檢驗維護業」納入四週變形工時,避免緊急搶修時受限於法規而無法立即派員。 隨著勞保年金改革,勞保費率恐逐步調升,若以目前雇主負擔七成推算,當費率為12%時,雇主當年度約需負擔2,714億元勞保費;費率為18%時,則會增加至4,072億元。為減輕雇主負擔,產業界提出建議,當勞保費率提升至12%時,應合理調整雇主負擔比至六成,政府也應建立投報率5%以上之長期投資績效指標,確保勞保基金操作效益,以及提高勞工退休金條例勞工自提比率至10%以上作為配套,以應付勞工退休後生活所需。 企業聘僱45歲以上中高齡失業者,每名可獲1.3萬至1.5萬元薪資補助,最長可領12個月;若繼續僱用原事業單位屆齡65歲的在職勞工,繼續僱用期間滿6個月後,可獲得為期18個月補助。 白皮書中提到,許多傳產必須倚重經驗豐富的中高齡技術人員來彌補人力缺口,盼可優化現有方案,將補助延長至18個月或更長,並適度提高補助金額,賦予傳產新的活力動能,以突破當前的經營困境。
【2024/09/23 外勞通訊社】 ............................................〈TOP〉.............................................
|
8月失業率揚升至3.48% 續創24年同月新低 主計總處23日公布8月失業率3.48%,較7月上升0.03個百分點,但仍續創24年同月新低。受畢業生投入尋職影響,6到8月失業率多呈季節性上升,經季節性調整後,失業率3.36%,較上個月仍有0.02%的增幅。 8月整體勞動力人數為1,203萬2千人,較上月增加6千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59.42%,較上月上升0.02%,較去年同月亦提升0.12%。 就業人數為1,161萬3千人,較上月增加0.02%,服務業增加3千人(0.04%)、工業部門增加1千人(0.03%),農業部門則減少2千人(0.44%)。以行業別區分,製造業就業人數月減2千人(0.07%)、營建工程業增加2千人(0.24%)、住宿及餐飲業則月增1千人(0.13%)。 【2024/09/23 外勞通訊社】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