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長宏資訊中心 2024-11-06

top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公司登記家數近79萬家 製造、營造最多

全臺現有公司登記家數共787,955家,較去年年底增加2.2%。觀察9月底現有公司的行業分類,以製造業202,744家、佔25.7%最多,其次為營建工程業123,744家、佔15.7%,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108,177家則占13.7%排第三,前三大行業合佔公司登記總家數55。其他還包括批發零售業、金融及保險業,以及不動產業,家數分別為93404658154992家。
 
由縣市別觀察,目前公司登記家數最多在臺北市,共有1886家,佔22.9%,其他依序為新北市151,488家,佔19.2%、臺中市12908家,佔15.3%、高雄市88,142家,佔11.2%、桃園市72,559家佔9.2%,以及臺南市45,607家佔5.8%,六都合計佔83.6%
 
 
經濟部表示,今年1月至9月新設立公司家數35,630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595家,家數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7%。從行業別來看,以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7,582家佔21.3%最多,其次為營建工程業5,701家,佔16.0%、金融及保險業5,239家,佔14.7%,以及製造業5,171家,佔14.5%,為比例較高的行業別,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加224家、399家、760家及63家。批發零售業新設立2,809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29家。
 
進一步由資本額來看,今年9月底公司登記現有實收資本額為29.3兆元,其中前三大行業為金融及保險業9.8兆元,占33.3%,製造業8.5兆元,佔29.1%,電力及燃氣供應業1.7兆元,佔5.7%,營建工程業以1.5兆元排名第五,佔5.2%
 
經濟部分析,與112年底比較,合計淨增加8,878億元,其中以金融及保險業淨增加3,159億元貢獻最多,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因能源轉型政策,淨增加1,690億元貢獻居次,製造業淨增加1,422億元貢獻第三,營建工程業淨增加643億元。

2024/11/05 外勞通訊社】 .............................................TOP.............................................
 


雇主7大特休假違法樣態 勞動部提醒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說明,勞工如在同一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第38條規定,給予特別休假,勞雇雙方得協商以勞工受僱當日起算,每一週年之期間、曆年制(11日至1231)、會計年度、學年度(學校)或勞雇雙方約定年度之期間行使特別休假權利,不論約定用那一種方式給假,凡是年度終結勞工未休畢之特別休假日數,雇主即應發給勞工特別休假未休日數之工資。
 
黃維琛提醒,結清特休假發給工資的期限,必須在契約約定之工資給付日,或至遲於年度終結後30日內發給。另如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得遞延至次一年度實施;但至次一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時,勞工仍有未休畢之日數,雇主應按原特別休假年度終結時,應發給工資之基準計發工資。
 
黃維琛說明,特別休假是勞工的法定權益,雇主違法將會被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根據110年至112年資料,平均每年約500件違反特休假相關事宜,罰鍰金額總數平均約新台幣1千萬元。
 
黃維琛說,根據違法案件數來看,彙整7大違反樣態,首先最常見「雇主以勞工自行離職為由,而未結清未休日數工資」,其次是「年度終結未於規定期限內核發未休日數工資」,第三是「特休假未休日數工資金額計算有誤」,例如未將全勤獎金納入計算,致工資減少。其餘依序是「雇主逕自排定勞工特休假日期」、「未給予部分工時勞工特休假」、「勞工工作滿一年只給特休假7天」以及「事先與勞工約定所有特休假均折發工資」。


2024/11/05 外勞通訊社】 .............................................TOP.............................................


碳費優惠費率申請 環部強調明確合理

環境部向企業說明攸關碳費優惠費率的自主減量計畫,包含電子、石化、紡織等業者都關注計畫期程中變動,查核與費率如何認定;環境部說明,計畫研擬需具體明確,若因擴產導致排放量增加,需加強減量措施,逐年檢核若未達指定目標,則回復為一般費率。
 
氣候變遷署碳費推動組科長薛加湧說明,目前填報系統已上線可試填,明年1月起正式受理。他提醒若明年6月底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通過,2025年才能適用優惠費率,20264月提報執行進度報告,若符合年度指定目標,經查核在20265月結算2025年碳費。如果明年7月才提出申請,則2026年才能適用優惠費率。
 
填寫重點除確定減量目標和基準年,薛加湧也提醒減量計畫的行業別跟報稅、過去盤查未必相關,建議依主要製程、排放量占比等因素選擇。計畫除了要依《自主減量管理辦法》的分類填寫減量措施,也要填寫年度指定目標、每年的查核點。環境部強調,自主減量計畫的適用對象為碳費徵收對象,若低於徵收門檻的單位,系統也不會有資料,如果計畫執行過程減量低於門檻或新設廠等情況,可再做計畫變更或個案認定。
 
針對業界關注因產能擴增或擴廠而有排放量突增情況,薛加湧強調每年的查核看的是全廠總量的絕對減量,公司應考慮產能配置,或增加減量措施來因應,避免影響指定目標達成。
 
針對部分業者提到減量成效集中、後期規劃還不清楚等問題,碳費推動組長周仁申表示,自主減量計畫規劃到2030年目標年,需要提出明確、具體的減量措施,無論是採用綠電、有管線接送期程等情況,還是要依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實質計畫。


2024/11/05 外勞通訊社】 ............................................TOP.............................................


勞工皆須強制投保 職災保險有「5大給付」內容一次看


 「職業災害保險」2022年已從勞保獨立出來。根據《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只要年滿15歲,受僱於登記有案單位的勞工,都是職業災害保險的強制投保對象。具體而言,退休族再投入職場,雖然無法再投保勞保累積勞保年資,但投保職業災害保險,仍有「五大給付」,其中包括醫療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死亡給付、失蹤給付。
 
以醫療給付而言,職業災害保險中的給付,分為門診及住院診療。若是被保險人遭遇職業傷病,持職業傷病門診單或住院申請書,至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接受診療,可免繳交全民健康保險規定的部分負擔費用,並有住院膳食費用補助。另外,使用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的特殊材料者,也有自付差額補助。
 
其次,萬一在工作時發生意外事故而無法工作,導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可從不能工作的第4日起,領取傷病給付直到恢復工作的前1日為止。而傷病給付的發放標準,在不能工作的前60天,將按照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日投保薪資發給,超過60日部分則是按平均日投保薪資之7成發給,合計最長以2年為限。
 
因為職災傷病導致被診斷為永久失能,也可以請領失能年金或失能一次金。其失能年金的發放標準則是依被保險人失能程度發放。若完全失能依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7成、嚴重失能為5成、部分失能為2成計算。
 
另外,如果職業災害保險的被保險人於保險期間,因職業傷病導致死亡時,支出其殯葬費的家屬,可請領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5個月喪葬津貼,若符合相關條件的遺屬,則可以按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50%請領遺屬年金,若不符遺屬年金條件者,得請領遺屬一次金。
 
要是被保險人在工作過程中,遭遇意外事故導致失蹤時,其受益人得按平均月投保薪資7成來請領失蹤給付。


2024/11/06 經濟日報】 .............................................TOP.............................................


聰明決策 聚焦人事時

 事業經營繁瑣如麻,妥善分類方能有效管理。故,西方管理科學有五要素,分別是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簡稱五管。探究其本質係以專業功能區分,將管理要素進行分類,以便進行科學化管理,而後方有效能與效率之說。
 
然而,長期著重在功能性的劃分,容易過度簡化管理工作的複雜性,進而產生專業傲慢的迷思,而忽略了事業經營的核心與重點在於人。忽略人的因素,就如同緣木求魚般,再好的制度與策略,終究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也因此,除了上述管理職能外,仍須輔以時間與空間之管理思維,方能妥適且勝任管理工作。簡言之,經營管理不外乎人、事、時三個面向,這三者之間,存在著微妙關係。如何拿捏與盤算,考驗與挑戰著管理者的智慧。
 
一、待人不慍不怒:打得愈用力,皮球彈得愈高。觀察小朋友玩皮球,若能控制拍球的力道與節奏,則皮球可受控制的程度及穩定度均相對高。當人與球融為一體,往往就能夠創造出優美的體態與愉悅的趣味。
 
二、待事不偏不倚:試問一個人若習慣偏食、三餐都吃肉,日子久了身體不會出狀況嗎?就業務管理而言,不宜過於集中,尤其主要獲利過於依賴單一來源。就如同三餐飲食均衡般,應設定主力商品或市場之上限,以避免過於集中妥適分散風險。
 
三、待時不急不徐: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時機未成熟,往往不易成事;時機過於成熟,往往機會已過。因此,對於時機點輕重緩急之掌握,就顯得格外重要,過猶不及。看準時機並順勢而為,開創新局。
 
企業的經營固然需要許多管理知識與技巧,但是組織的核心畢竟是人。因此,新世代的管理者除了應處處留心管理的五項要素外,同時亦須時時留意人、事及時,在經營管理上的重要性。


2024/11/05 經濟日報】 .............................................TOP.............................................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