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5-02-25】
|
|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移工非職災死亡通報 知悉後24小時內通知 勞動力發展署說明,114年1月6日「加強外國人人身侵害案件業務聯繫與處理原則及流程圖」規定,受理單位於接獲移工遭受暴力毆打等人身傷害案件時,應於24小時內通報當地勞工主管機關。 就業服務法第61條及相關函釋規定,外國人在受聘僱期間死亡,應由雇主代為處理其有關喪葬事務。如於處理該事務之範圍內有支出費用必要時,亦應由雇主先行負擔。但雇主於前述喪葬事務處理完成後,得依契約或法律規定,向喪葬費用之支出義務人求償。此外,業者受雇主委任期間,若發生移工死亡情事,應協助雇主聯絡移工家屬將移工遺體或其私人財物運送回國,以及善後等事宜。 勞發署函文說明,雇主、業者及相關民間單位等接獲移工死亡案件,可依流程圖規定,立即通知當地縣市勞工主管機關,由地方政府通知移工來源國駐臺辦事處協助聯繫移工家屬。雇主及業者也應依相關規定,代為處理移工喪葬事務、協助通知移工母國駐臺機構、協助辦理死亡移工遺體後續處理,並協助當事移工家屬申請移工之社會保險或商業保險相關給付、理賠及慰問金等事宜。 勞工局說明,如為移工職災死亡案件,相關單位應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第2項規定,於8小時內通報勞工局勞動檢查處;倘接獲移工非職災死亡案件,應於知悉起24小時內填寫網路表單,以利協助聯繫各外辦處及移工家屬。 【2025/02/24 外勞通訊社】 .............................................〈TOP〉.............................................
|
吸引外籍勞工 日新制擬定收費上限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發布的資料,至去年10月底,外籍勞工人數達230萬2,587人,創有紀錄以來的新高,其中以「技術.人文知識.國際業務」簽證居留者為41萬多人、「特定技能」簽證約20萬人。 而包括外交人員家庭幫傭、長照服務員的「特定活動」簽證為8萬5千多人、以「技能實習」居留的外國人約47萬人、資格外活動(打工)近40萬人(含留學生31萬人),其他如永居、國人配偶等居留身分者則約有近63萬人投入勞動市場。 以國籍來看,越南約57萬人最多、中國(含港、澳)近41萬人,菲律賓24萬5千多人位居第3,第4、5名則是尼泊爾和印尼,分別有近19萬和17萬人左右。 去年日本政府已修法,將設置新的「育成就勞」制度來取代現有的「技能實習」制。根據《朝日新聞》近期報導,草擬新制的專家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建議對仲介收取的介紹費訂定上限(勞工赴日工作的預期2個月薪資);草案除開放有條件轉換雇主,也提出對原雇主的初始費用給予補償,並針對轉換比例予以限制。
【2025/02/24 外勞通訊社】 .............................................〈TOP〉.............................................
|
企業捐贈體育節稅 三樣態 財政部表示,根據《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企業透過捐贈支持運動賽事,符合條件可在申報營所稅時列為費用,享受到減稅優惠,又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根據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條,公司若符合五種捐贈方式之一,可100%全額列為費用減除,不受金額限制。五種捐贈方式包括:捐贈政府登記有案的體育團體;贊助培養支援運動團隊或運動員;舉行員工運動會、成立運動團隊定期辦活動等;捐贈給政府及各級學校興設運動場館或器材;購買國內運動賽事門票,經由學校或非營利團體捐贈學生或弱勢團體。 其中針對捐贈培養、支援運動員,財政部近日修正相關辦法,原本規定在捐贈支出會計年度終了一個月內就必須檢附文件向教育部申請核發證明,修正後放寬至三個月內,給營利事業更充裕時間準備,減輕公司負擔。 第二種類型是指公司透過教育部專戶,對於中央認可的職業或業餘運動業捐贈,可在捐贈金額1,000萬以內,按其150%從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不過這項優惠有但書,若公司與捐贈對象有關係人身分,只能按捐贈金額100%減除。根據子法,關係人是指公司法規定的關係企業,或捐贈者、受贈者雙方董總為同一人,或具有配偶、二親等內親屬關係等。 第三種類型則是透過專戶捐贈給「重點」職業、業餘運動業、運動賽事,則可全數按捐贈金額的150%減除,不受前述額度及但書限制。 營利事業透過專戶捐贈者,應在申報當年度營所稅時,依規定格式填報,並檢附捐贈收據及相關文件,由國稅局核定可減除數額。
【2025/02/24 經濟日報】 ............................................〈TOP〉.............................................
|
三階段導入AI工具 近年生成式AI崛起,許多生產力工具也隨之誕生,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有些仍裹足不前,在互動的過程中,發現不願意投入的企業,原因和過去不喜歡數位轉型或是投入數位行銷的原因相似,一是他們認為這需要大量資源來進行,但效益並沒辦法獲得任何保證,因此採取觀望的態度。另一種原因則是內部高層或管理職本身對於AI並不熟悉,產生抗拒的心態,擔心若是導入自己會沒有辦法掌控全局。 對於開始應用AI工具比較茫然的企業,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就建議企業在導入生成式AI時,可以分成短中長期三個階段來進行: 一、短期(六個月內):企業可以設立AI應用測試專案,同時確保有明確的KPI,讓員工開始採取相關的行動,同時培訓員工對於生成式AI的使用技能,讓訓練同時能實際應用在工作上。 二、中期(六至18個月)當同仁對於生成式AI的接受度也提高後,就可以擴大AI在核心業務的應用,來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優勢。 二、長期(18個月以上):經過長期的導入,就能讓AI深入企業文化,成為決策與業務發展的一部分,同時也可以與生態系夥伴建立AI協作框架,達成以AI為核心推動企業數位轉型。 所以,在一開始先不要想著一口氣大量投入,而是可以先建立小專案來導入,讓員工也逐漸熟悉,根據企業接觸經驗中,建議從「低成本、見效快」的方式來下手,降低一些過去人工作業所耗費的時間,因為這些往往是最耗費腦力跟時間的。每一次大環境的改變,都是彎道超車的機會。這一次,生成式AI也將帶來一次超車的機會,企業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善用相關的工具,讓企業能夠提前布局,搶得商機。 【2025/02/24 經濟日報】 .............................................〈TOP〉.............................................
|
主觀認知 根據量子力學的概念,所有的量測結果都會隨著當下測量條件的不同而改變。因此,主導測量設定的人其實就成了決定結果的最重要因素。 這也是為什麼量子覺知會一再地強調主觀的個人意識決定了客觀的條件及結果,而覺察自己及他人的內在感受是了解外在個人言行的基本要求。 事實上,一旦我們認定外部的真相就是如此時,之後即使有再多的客觀事實呈現出來,因為先入為主的定錨現象(anchoring effect)就讓我們不會輕易地搖動已有的想法。所以,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沒有被他人公平地對待,那麼在心生不滿的情形下,即使對方給我們再多的好處也很難產生預期中的正面效果。 由於個人覺得公平與否的思維足以扭曲任何的現象與結果,這也是為什麼在工作或生活中,制定分配與獎懲機制並執行的人是各種任務成功與否的關鍵。畢竟個人是否相信公平的心態以及言行是否合一,將創造出一個互信度低或高、內部競爭及衝突大或小的工作環境。 人從來就不患寡而是患不均,這也是為什麼即使獎勵是豐厚的,許多上班族仍會在年度績效評核或拿完年終獎金後就立即離職。終究個人的認知決定了其外顯的言行,而感到相對公平與否則決定了認知的內涵。 【2025/02/20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