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5-06-16】
|
|
● 特定工廠聘僱移工資格 共受理963件
● 備貨效應 4月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創新高 ● 主計總處調查:去年33.9%廠商調薪
● 調查揭企業評估減碳對員工影響比例低
● 售後維修外包 開發票有眉角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特定工廠聘僱移工資格 共受理963件 為解決特定工廠人力需求,經濟部向勞動部爭取6千個移工配額,適用對象為已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證明的業者,但不包含曾取得臨時工廠登記,且經勞動部核准聘僱移工者。申請聘僱移工人數,將由特定製程及關連行業核算。113年首次開放申請時,已核給4,450多名,未達人數上限,而今年將尚未用完的1,543個名額再度釋出,開放符合資格的業者申請。 第二階段申請自114年3月16日開始收件至5月15日止,共計受理963件,期間不定期召開審查會議,目前已完成審查600件。相較於去年受理855件、774件符合資格,今年光是受理件數就多出100多件,申請更為踴躍,再加上只有1,500多個去年未用完的員額,明顯「需求大於供給」。工輔中心副主任張唯聖表示,所有案件在完成審查後,才會再統一做移工人數的分配。 目前已取得特定工廠登記的業者,包含先前臨時工廠登記轉特定工廠在內,家數約有1萬500家。經濟部先前曾向勞動部提出擴大開放特定工廠移工配額,讓更多的業者可以緩解人力缺口,但因第一波釋出尚未達到6千名,因此勞動部傾向將現有配額使用完畢後,再研議是否擴大開放。 工輔中心將持續觀察特定工廠家數的變化,據此評估後端人力需求,並視情況適時向勞動部爭取擴增配額。所有申請案仍持續審查中,工輔中心提醒,申請文件如有未齊全,應於發文日起14日內補正,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2025/06/13 外勞通訊社】 ............................................〈TOP〉.............................................
|
備貨效應 4月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創新高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資料,製造業4月加班時數達17.8小時,為自2016年11月以來最高;半導體產業所屬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4月加班工時27.9小時為46年來同月最高。 加班工時增加也帶動加班費成長,4月全體受僱員工加班費為2,423元,為有統計數據以來同月新高,月增4.44%,年增5.85%。製造業4月整體加班費為4,525元,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則為8,198元,兩者皆為有統計資料以來最高。 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807元,月增0.58%,年增3.22%;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的總薪資平均為5萬5,546元,月增0.84%,年增3.3%。 另外,若剔除物價因素,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3,727元,年增1.16%,近5年同月最高。而1到4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3,519元,年增0.9%,也是近4年同期最高,顯示薪資成長速度持續超越通膨。 觀察1至4月行業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變動,各行業多較前一年成長,批發零售業年增3.76%、營建工程業年增3.73%、製造業年增3.66%。累計總薪資平均數部分,製造業因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發 放較多,年增4.53%,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增加5.86%。 【2025/06/13 外勞通訊社】 .............................................〈TOP〉.............................................
|
主計總處調查:去年33.9%廠商調薪
主計總處指出,2024年全球經濟穩健,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內需市場熱絡,調薪廠商占33.9%,較前一年增加3.2%;調薪員工人數占40.2%,較2023年增加2.2%。 調薪廠商比率、調薪員工人數比例都隨公司規模擴大而提高,9人以下廠商調升經常性薪資者僅30.1%,500人以上廠商調薪者為89.9%;調薪員工人數占比則分別為27%和63.3%;工業部門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廠商占36.5%也高於服務業的32.8%;各行業調薪比率以金融及保險業74.9%最高,製造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均逾4成;以調薪人數比率觀察,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93.9%最高,金融及保險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均逾5成,而營建工程業、不動產業則均不及2成5。 調查也指出,2024年廠商調薪最優先考量的因素為「員工個人表現」(50%),其次則是「最低工資調整」(39.2%),再來則是「營利狀況較佳」(36.8%)。與2023年比較,「參考同業薪資水準或調薪情形」因素增加2.3%,「留住或吸引人才」也增加了1.3%。 至於企業2025年的調薪規劃,調查指出截至3月底,已經調升或預計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廠商占32.5%,其中已經調薪者占22.3%,預計於今年底前調升者占10.2%。
【2025/06/13 外勞通訊社】 .............................................〈TOP〉.............................................
|
調查揭企業評估減碳對員工影響比例低 此次調查今年3至4月間進行,調查對象為臺灣年營收一億元以上企業,並針對重點產業(傳統高碳排製造業、電子高碳排製造業、營建工程業、運輸及倉儲業、不動產業、金融服務業)、其餘製造業,依比例分層隨機抽樣906家。調查聚焦在國際推行淨零碳排並擴大ESG之治理與市場趨勢:氣候揭露、永續金融與勞動人權。 在勞動人權與職場友善等方面,調查發現少數企業在僱用員工時仍有性別與年齡的考量。僅六成企業表示男女薪資無明顯差異。近六成企業表示男性主管人數高於女性;在勞工參與方面,針對減碳對員工的影響,五成企業表示若減碳計畫對員工產生重大影響有建立溝通對話的管道,但僅不到兩成企業有評估減碳計畫對員工影響;而在供應商人權盡職調查方面,全體受訪企業有八成表示針對具顯著負面人權衝擊的供應商會終止合作,但僅五成有將人權等社會指標納入供應商評選機制,且僅二成有進行實地稽核的供應商人權盡職調查。 風險中心說明,電子高碳排產業及有進行氣候揭露的企業,有較高比例對工廠或營運據點及供應商實施人權盡職調查,但整體仍須加強。企業針對具顯著負面人權衝擊的供應商有終止合作機制,但可能未能及早辨識、預防與減輕潛在負面影響。 永續金融方面,僅一成企業曾與金融機構進行氣候相關議合,其中有近七成表示金融機構關注議題為碳盤查。企業受金融機構要求提供氣候資訊、或因相關表現而獲得更優惠融資條件者皆未見成長。此外,因應氣候風險與機會,企業對綠色貸款的需求僅兩成多。六成企業不清楚或不需要氣候相關金融商品。 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調查顯示去年10月定調的碳費制度,並沒有驅動企業積極的訂定減碳目標、進行內部碳定價、強化供應鏈碳盤查等。同時,相關氣候政策與法規也缺乏明晰目標,綠色金融政策推動向下滲透率仍有相當的差距。對於風險中心的調查,環境部表示目前碳費徵收對象涵蓋範圍與該調查對象有落差,不宜以調查結果直接推論碳費制度推動成效。環境部強調,碳定價制度是引導市場長期行動的治理手段,需仰賴制度落實與配套,將持續精進制度設計,強化政策誘因。
【2025/06/13 外勞通訊社】 ............................................〈TOP〉.............................................
|
售後維修外包 開發票有眉角 面對激烈市場競爭,不少企業為了提升顧客服務品質,會落實專業分工,藉此強化服務效率並提升品牌形象。國稅局說明,常見合作模式像是由品牌經銷商委託第三方維修業者負責客戶維修需求,並且提供相關置換零件給維修業者使用,這些零組件僅供維修經銷商自家產品使用,不能對外轉售。 通常維修業者會將維修後的服務紀錄彙整,在一定期間內回報給經銷商,由經銷商核算勞務費用並且支付款項,雖然雙方皆屬正常商業合作,但過程中開立發票需依性質分別處理,不能馬虎。 舉例來說,經銷商甲公司將零件提供給維修業者乙公司使用,但因難以預估哪些零件將用於保固內、哪些屬保固外維修,依規定甲公司應先對乙公司開立統一發票,並於發票備註欄標註「委託代銷」,以便後續核帳與稅務處理。 乙公司在實際提供維修服務時,應區分每筆維修屬產品保固期內或保固期外,並分別依規開立發票,若維修為保固期內,消費者可免費換修零件,此時乙公司免開立發票,只須開立進貨退出或折讓證明單。 若非保固期間,乙公司向消費者收取零件費及維修服務費,就要開發票給消費者,並在備註欄註明受託代銷或受託代收款。乙公司代收費用最終會交回甲公司,甲公司應針對「人工服務費」的部分,再開立發票給乙公司;至於乙公司向甲公司收取勞務代工費時,也應開立發票給甲公司。
【2025/06/12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