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長宏資訊中心 2025-07-24

top

    ●   移工總人數突破84 製造業上半年增近1.3

    ●   減緩缺工壓力 引導企業轉型智慧應用

    ●   營建工地風險高 雇主應為臨時工加災保

    ●   勞動部公告115年勞動檢查方針

    ●   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 同期最佳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移工總人數突破84 製造業上半年增近1.3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人數統計,至6月底為止全臺移工總數為844,587人,其中受聘僱者為742,254人,入境後尚未完成聘僱者3,084人,通報失聯後尚未出境者99,249人,逼近10萬大關。
 
從開放項目來看,3K行業專案32797人,製造業兩年期滿重整13,336人,(製造業)附加移工133,579,屠宰工作1,913人,臺商回臺投資案660人。
 
受雇從事農、林、牧或養殖漁業工作的移工9,154人,外展農務移工2,411人,船員9,133人;政府重大公共工程移工約2萬人,重大投資營造業(民間)3,989人,一般營造業9,146人。養護機構看護工16,019人,多元陪伴照顧服務工作(鐘點移工)11人,家庭看護工20139人,家庭幫傭1,965人。
 
觀察今年上半年製造業移工的變動趨勢,3K專案增加4,399人,製造業期滿或轉換重新申請增加198人,附加移工增加8,283人,屠宰業略減119人,臺商回臺投資案聘僱的移工則在600-700之間浮動。整體而言製造業移工今年上半年增加12,722人,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1,500人(增幅13.46%)。
 
就行業別觀察,仍以金屬製品業(106,617)、電子零組件業(78,198)、食品及飼品業(41,186)、機械設備製造業(38,799)、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26,836)的移工人數最多。
 
與去年同期相較,食品業和金屬製品業移工人數雖分別增加8百與15百人,但與去年上半年的擴增的人數相比減少逾5成;紡織業、基本金屬製品業、汽車業上半年減少1百人到3百人,基本金屬製品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3百多人,落差近5百人。而另一方面,電子零組件業上半年移工人數增加逾5千人,較去年同期增幅1.2倍;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增加3,147名移工,相比去年同期大增18.6倍;機械業今年上半年增加932名移工,對比去年同期也有超過1.5倍的增幅。

2025/07/23 外勞通訊社】 .............................................TOP.............................................
 

減緩缺工壓力 引導企業轉型智慧應用


行政院長卓榮泰722日主持「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針對「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草案)」,卓揆指出,「AI新十大建設」涵蓋「智慧應用」、「關鍵技術」及「數位基磐」等三大層面,並設定以「智慧應用」升級軟體產業與轉型傳統產業、因應少子化,解決缺工,以及提供人民便利舒適的AI生活的目標。各國已視AI為國力競爭關鍵,臺灣擁有最靈活的資通訊(ICT)產業及半導體製造實力,期盼透過打造具本土特色的軟體平台及創新服務,讓AI深入百工百業,協助中小微企業突破規模限制,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
 
國發會會中報告人才躍升方案推動進度,透過重點人才培育以及全球攬才兩個主軸,目標2028年培育AI、綠領及人文數位跨域人才45萬人次,新增延攬12萬名外國專業人才,對象包括國際人才、數位遊牧,以及留用僑外生。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已於630日經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在就業方面,提供畢業僑外生、世界優秀大學生、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配偶個人工作許可,鬆綁申請永久居留折抵年限,以及鬆綁適用勞退新制,取得永居身份適用就業保險,並可使用部分身障及長照服務,提高留才攬才誘因。
 
為協助企業應用,經濟部「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建構中小微企業數位能力,推動製造業及服務業智慧轉型。數位發展部推動「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計畫」,緩解產業人力需求。國發會指出,將協調經濟部、數發部及相關部會,持續協助企業智慧化、數位化,優化生產流程,減少勞動力需求,提升生產效率及產值。

2025/07/23  外勞通訊社】 .............................................TOP.............................................


營建工地風險高 雇主應為臨時工加災保

勞動部提醒,營建工地工作環境風險高,雇主在僱用臨時工時,應確實為其辦理災保,以共同分擔在《勞動基準法》下的職業災害補償責任,確保勞雇雙方的權益不受損害。
 
勞動部表示,依據災保法第10條規定,除了第6條至第9條所涵蓋的受僱員工外,包括受僱於自然人雇主的勞工(如工地臨時工、農忙時期的臨時採茶工)及實際從事勞動的自由工作者(如自由接案的室內設計師等),皆可透過勞工保險局網站( https://mes.bli.gov.tw/mes/ )、便利商店的多媒體事務機(如7-11 ibon機台)等管道,自行或由雇主辦理加保災保。
 
勞動部指出,截至1146月底止,依第10條規定申報加保的被保險人數已達314千餘人次,較前一季成長14%,顯示第一線工作者與雇主對職場安全日益重視。

2025/07/23  外勞通訊社 .............................................TOP............................................
 


勞動部公告115年勞動檢查方針

依《勞動檢查法》第6條規定,勞動部每年應參酌勞動條件、職業災害統計與安全衛生現況,公告當年度勞檢方針,供各勞動檢查機構據以擬定監督計畫。此次115年度方針,特別針對近年職災頻傳的營造工地、局限空間作業與氣候因素所引發的熱危害等風險,進行重點強化。
 
職安署綜合規劃組長張毅斌說明,如營建工程有很多包商,如電梯、建築、水電等會由不同單位同時施作,卻沒有互相管理權限,勞檢單位需要針對各單位檢查,勞檢方針要求一家包商統合管理,目前希望雇主能夠透過私契約規範,而未來修正職安法就會直接要求業主應指定一家統合管理。
 
方針也要求業主應確保管制工地進出,如確認進場施工人員有無投保職災保險、完成教育訓練等,並確保工作場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及器具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已張貼安全標示、驗證合格標章等識別證明。而因應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趨勢,方針也增列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檢查項目,督促相關業者使勞工於戶外從事熱危害高風險作業時,確實採取必要保護措施。
 
張毅斌指出,日前修正停工要點要求高風險事業單位職災調查時應做出系統化改善,此次於方針中也增列對於一定規模以上高風險事業單位,於進行職業災害調查分析時,除應就管理制度進行檢討,找出失效根本原因外,並應就使用相關設備或設施實施風險評估,提出足以防止職業災害再發生改善對策,增列應檢附相關預防及矯正措施。
 
此次勞檢方針指出,針對外國人、漁工、原住民、青少年、童工、技術生、中高齡與高齡者等族群,因多從事高風險、基層勞動工作,檢查將聚焦其從事行業的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常見災害預防措施是否落實。另針對未滿18歲勞工、妊娠中或產後一年內的女性勞工,則強調應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931條進行健康管理與保護措施之查核,避免對其身心造成傷害。


2025/07/23 外勞通訊社】 .............................................TOP.............................................


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 同期最佳


經濟部 23日表示,受惠於AI需求強勁,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2.11,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0.03%,為連16月正成長。今年第2季製造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22.84%,為連六季正成長,也創近16年來單季最大增幅。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偉傑表示,6月製造業增產20.03%,低於原先預期,主要是廠商先前已反映,6月是新舊產品交替期,因此預測6月生產較5月低,惟減幅高於預期;不過6月製造業生產增產二成仍是表現優異,預期AI商機下半年仍會持續。經濟部預期,7月製造業生產年增19.5%23.7%
 
美日達成關稅協議,日本對等關稅將降到15%,外界關切是否會衝擊到機械設備出口美國?黃偉傑表示,因美對我國關稅稅率未出爐,對我產業衝擊無法評估。他表示,關稅是相對性,且會因供應鏈上下游而有利有弊,像台灣很多廠商是日本上游零組件供應商,就有可能跟著受惠,這須視產業供應鏈位置而定。
 
經濟部昨發布6月工業生產指數111.48,年增18.65%,製造業生產指數112.11,年增20.03%,雙創歷年同月新高,皆呈連16月正成長。黃偉傑表示,製造業生產表現亮眼,主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強勁,挹注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惟部分傳統產業因市場需求動能不佳而續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


2025/07/24 經濟日報】 .............................................TOP.............................................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