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0-02-25】
|
|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勞動部:防疫責任轉嫁雇主不符大法官解釋
勞動部回應指出,依司法院釋字690號解釋,非確診病人如因接受隔離、檢疫期間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應給予合理補償。由於防疫措施全民都要配合,需要接受隔離、檢疫的民眾,不是只有受僱者,還包括自營作業者(如計程車司機、攤販等),所以,該特別條例並非以公假的角度來思考。 勞動部說明,如要求雇主給公假並給薪,反將防疫責任轉嫁於雇主身上,並不符合大法官解釋意旨。至於受僱者如因執行職務(如:醫護人員因工作上原因而被隔離)而接受隔離、檢疫者,因可歸責於雇主,雇主本應照給隔離、檢疫期間工資,不需要重複在特別條例中訂定。 勞動部強調,在防疫第一線打仗的醫護人員也是勞動者,對於這些執行防治、醫療、照護之醫事人員及其相關工作人員,特別條例已經另外有專條保障。至於有關防疫補償之對象、資格條件、方式及金額等,勞動部也會協助衛福部儘速研訂辦法並對外公布。
【2020/02/24 外勞通訊社】 .............................................〈TOP〉.............................................
|
1月失業率平穩 肺炎恐將影響勞參率下滑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月失業率為3.64%,相較去年12月下降0.03個百分點;經調整季節變動因素後之失業率3.71%,較上月下降0.01個百分點,1月失業人數43.6萬人,較上月減少3000人,1月勞動力參與率為59.21%。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不少產業受衝擊,不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說明,今天公布數據為農曆年前調查,當時尚未爆發武漢肺炎疫情,1月失業率情勢還算穩定。隨著肺炎疫情續發展,會對2月勞動市場、勞動信心產生一定程度影響,也可能影響日後勞動力參與率。除了轉職潮,已有企業放無薪假,若情況更嚴峻恐怕出現縮編、資遣、解僱等,不過,實際狀況仍待3月公布相關數據。 民國92年爆發SARS疫情,當年失業率波動不大,不過,勞動力參與率連續4個月下滑,2月至5月合計降0.11個百分點,反映民眾對勞動市場信心喪失,暫時退出勞動市場,以此來看,肺炎疫情可能影響勞動力參與率。 潘寧馨指出,年後為上班族轉職熱門時間點,也會造成失業率提升,不過,民眾對勞動市場有信心才轉職。然而,疫情對勞動市場是負面因素,這恐怕會讓原先有意轉職者先觀望、繼續留任,失業率有可能因疫情因素降低。觀察1月失業狀況,以大學程度者失業率5.22%最高,若以年齡來看,則是以20歲至24歲最多,達11.98%,主要因初入職場,仍屬調適階段,導致失業率較高。
【2020/02/24 外勞通訊社】 .............................................〈TOP〉.............................................
|
勞退新制退休金月領多少? 先看平均餘命 勞退新制規定年滿60歲可以開始領,勞工年資滿15年以上,可以選一次領或是按月領,今年勞退新制上路第15年了,7月起就會陸續有勞工年資滿15年。如果勞工選擇按月領,是根據內政部公布國人簡易生命表推算勞退新制月退休金平均餘命,才能算出月領金額,因此勞工若要了解自己每月可以領多少錢,必須了解自己年齡所屬的平均餘命。 勞退新制帳戶是勞工工作期間,雇主按月提撥薪資6%,帳戶金額都屬勞工的錢,勞工到60歲可以請領。帳戶累積的總額含退休金及每年收益分配,勞工可以選擇一次領或是按月領。如果一次領,則與平均餘命無關,若選按月領,則由勞保局根據平均餘命及利率計算,每季核發給勞工。 勞退新制自2005年7月開辦,今年即將滿15年,也就是說,除了以往是舊制年資併入新制勞工可以選擇月領外,只有勞退新制的勞工也開始可以選月領了。 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細則第31條規定,勞工月退休金年金生命表、平均餘命、利率及金額計算,至少每三年檢討一次。由於自2012年起才有勞工選擇領月退休金,2015年進行第一次檢討,2018年是第二次檢討月退休金計算基礎。 勞保局根據內政部公告全國簡易生命表為準,計算平均餘命,目前請領勞退新制年齡為60歲,60歲為24年、61歲23年、62歲22年、63歲21年,但68歲為17年。至於利率則是採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告勞退新制全年平均保證收益率前三年(即2015年至2018年)平均數為準,即1.1843%。 勞動部及勞保局網站,都可試算勞退金,勞工可根據自己目前狀況設算條件,試算出未來可以領的退休金。由於多數勞工未成就勞退舊制年資,即使參加勞退新制,年資也不長,因此至今多數請領勞退新制勞工,新制帳戶金額並不多,大多只能一次領。
【2020/02/24 經濟日報】 ............................................〈TOP〉.............................................
|
列國外稅額扣抵 企業要留意限額 公司在列報國外稅額扣抵時,應留意限額規定。財政部國稅局表示,國外收入必須先減除相關成本費用後,再計算可扣抵額度,提醒企業在申報時不要錯誤計算,以免遭國稅局剔除補稅。 總公司在中華民國境內者,不分境內、境外的全部營利事業所得,都應合併課徵營所稅。不過為了避免重複課稅問題,若是境外所得已在所得來源國繳納所得稅,在申報我國營所稅之時,可自應納稅額中於限額內扣抵。 至於可扣抵限額怎麼算,國稅局表示,依規定是將境外收入減除相關成本後的所得,依我國營所稅稅率來計算可扣抵額度。特別提醒企業,記得要減除成本,不可直接以國外收入毛額來計算。
【2020/02/25 經濟日報】 .............................................〈TOP〉.............................................
|
內部創新的王道 無庸置疑,創新是企業持續成長的關鍵動能,但講起來容易,過程中經歷的挑戰就如人飲水了。一旦市場開始快速變動,遊戲規則立即改寫,企業面臨這樣的困境,往往因為依循舊規則行事的組織慣性,難以適切的因應變局而逐步為之淘汰。 從《反脆弱》的角度來看,大公司毋寧是堅固的,大企業底下的新創單位則是受堅固所保護的脆弱,承受波動的能力低,一有風吹草動,都未必能夠承受。 企業內部新創,只要母公司本身扛得住風險,新創企業有機會能在母企業保護之下緩步成長,但恐怕其穩固程度仍難以超越大母企業。況且,如今的世道,不少大公司也苦於應對環境衝擊,難有餘力保護內部新創。 從大企業獨立出去的新創毋寧是反脆弱,沒有大企業的堅固為保護,要能夠自己想辦法撐得住市場的衝擊,每天得見招拆招,練就一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累積出承受市場變異衝擊的體質,甚至能從變異中獲得上檔效益,才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面對日益不確定的環境和跨界激烈競爭的市場,真正的孵化,是讓企業內部新創部門盡早獨立面對市場,不要太以組織之力過度保護。建立符合自己企業DNA的模式,從而提高組織決策和運營效率,激活組織效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長效發展做好準備。
【2020/02/25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