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0-09-29】
|
|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動部109年9月16日修正發布「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實施辦法」部分條文,修正重點包含擴大適用範圍、明定100人以上之事業單位應訂定母性健康保護計畫、新增雇主應依式填寫作業場所危害評估及採行措施、強化勞工個人健康狀況評估及修正辦理適性工作評估醫師資格等,除擴大指定適用範圍及訂定母性健康保護計畫緩衝自110年3月1日實施外,餘自發布日施行。 勞動部職安署組長張國明表示,配合臨場醫護人員今年下修至100人以上企業就要聘用特約醫護,職安署一併公告修正「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實施辦法」,同樣下修至100人以上企業須訂定計畫,初估適甪的事業單位從現行的2,000餘家新增1,500多家,總計有3,500多家適用。女性勞工母性健康保護實施辦法要求如化工廠等事業單位應訂定母性保護計畫,包括分級管理、醫護人員評估後再去做後端的保護等,考量100人至300人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也因此實施時間訂在明年3月才開始實施,但若屆時仍未訂定相關計畫,恐怕會遭罰3萬至30萬元。 職安署為使事業單位對於依職安法應採取母性健康保護相關措施有依循之參據,參考國內外相關實務作法及勞動法規,在105年訂定「工作場所母性健康保護技術指引」,以協助雇主落實法令規定,確保女性勞工之工作安全與身心健康。 張國明指出,現階段會針對100人以上企業需要訂定「母性健康保護計畫」進行輔導,企業也可參考職安署的指引撰寫「母性保護計畫」,指引之內容並非唯一之方法,事業單位可參照其基本原則及建議性作法,選擇適合其規模及特性之方法規劃與執行。
【2020/09/26 外勞通訊社】 .............................................〈TOP〉.............................................
|
違反扣繳義務規定 報稅完成仍會受罰
國稅局提醒公司負責人別忽略扣繳義務,若未依法扣繳稅款並申報,即使扣繳所得人已將這筆應扣繳所得報稅,公司雖可免於補稅,但違反扣繳義務規定仍會受罰,提醒公司負責人等扣繳義務人留意。 財政南區國稅局舉例,甲君是某公司負責人,該公司在2018年3月給付租金80萬元給房東乙君,依規定應扣繳10%稅款8萬元,但甲君僅以50萬元扣繳10%稅款5萬元,短扣繳稅款3萬元,隨後被國稅局查獲短報,依所得稅法規定處罰。 甲君主張房東乙君在申報時,依法將租賃所得80萬元併入所得並繳稅,國庫未因未依規定辦理扣繳而有損失應予免罰;國稅局強調,甲君身為扣繳義務人應履行義務,雖房東乙君已如實報稅,但甲君不會因此免責。
【2020/09/28 經濟日報】 .............................................〈TOP〉.............................................
|
深度工作力 創造新價值 什麼是深度工作呢?這個概念其實是《Deep Work深度工作力》的作者卡爾.紐波特創造出來的。他把深度工作定義為:「必須在無干擾的狀態下才能專注進行的專業活動,這種活動能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的價值,提升技能,而且是難以複製的。與深度工作相對的是淺薄工作,它的定義是: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可以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製。」 不過,深度工作本身也存在著深淺之分,有的價值更高,有的價值會相對低一點。 如何衡量一項任務的深淺度呢?有一個非常實用的評判方法,就是問自己:「讓一個剛畢業,還沒有在該領域接受特別訓練的大學生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多久時間?」 如果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只需要花一個月的訓練就能完成這項工作,那就表示此項工作的可替代性很強,但如果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磨練,才能妥善完成這項工作,那就表示這些工作需要大量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這種類型的工作不僅可以在單位時間內提供更多的價值回報,還能有效鍛鍊和提升你的能力。 當然,在生活和工作中,沒有人可以完全逃離淺薄工作,有些瑣碎的事情雖然價值沒有那麼高,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當你職位不高的時候,免不了要做很多重複性、沒有太多價值和挑戰的工作。要知道,公司聘雇你是來做事的,不是來學習的。 但是如果你想讓自己擁有更好的機會和發展,就得主動規畫。你必須思考自己想要擁有怎樣的能力和成長,哪些事情能夠讓自己得到這樣的成長,然後盡可能高效完成那些必須完成的淺薄工作,以確保自己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投入更有價值的事情。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深度工作的能力正在變得愈來愈重要,因為那些低價值的事務性工作都會逐漸被智慧化。
【2020/09/28 經濟日報】 ............................................〈TOP〉.............................................
|
體驗經濟 人與人的強連結 當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讓消費者「有感」時,自然能轉變成商品,進而對消費者真正產生價值。尤其透過體驗的互動形式,讓潛在消費者較願意買單。體驗經濟不是物跟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是服務的關係,而是透過物跟人串連起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在數位工具眾多的狀況下,社群跟行銷的界線愈來愈模糊,體驗經濟會連結許多不易看見的「弱連結」,因為交易是發生在人身上,會把建立在人身上的那些認同感抓出來。 買賣是商業行為,但重要的是取得更多人的連結,讓關係的流動產生購買。舉例來說,到某老街商圈的商店逛街時,商店有一個主打的小農產品,當店員把小農的故事介紹給消費者的過程中,提供產品的人、銷售商品的人及購買商品的人就會串連起彼此的關係,透過同質性的產品關係和場景,把有類似興趣的人產生連結、聚集。就像是數位廣告中的「受眾標籤」,實體的體驗經濟行為也是在收集這樣的族群。 未來做生意要思考的是:不是建立人跟物的關係,而是「建立人跟人的關係」。因為朋友購買了產品,其他朋友便會受影響去購買產生轉換,這就像是現在網紅,做的是「虛擬的人際關係」生意。延伸思考的是,在做商業行為設計時,要把與顧客的關係擺在第一位,將顧客的人際關係作為策略考量。自古至今,大部分的消費行為都不是個人行為,而是群體行為,所以企業的重點是「傳遞故事和內容說服消費者買單」。 「有效率」不是實體經濟的重點,那是虛擬經濟的追求,因為需要「有購買並且快點買」,而效率是達成目標的手段方法。實體經濟的重點是「有無交易」,起點對了才是對了,讓客戶買才是要點,而速度效率不是追求,「對消費者有意義」才是重點,有時緩慢才能促進消費。
【2020/09/25 經濟日報】 .............................................〈TOP〉.............................................
|
D2C 行銷新風潮 D2C(Direct to Consumer)其實,D2C係指業者在自行研發產品後,不按照傳統方式透過經銷商、平台或中間商的轉介,而直接從自己的官網或App銷售給消費者。老實說,D2C並非行銷領域新近崛起的新概念。舉例來說,像是很早以前就問世的郵購目錄,便可視為D2C的濫觴。 D2C的精髓在於善用網路直接與消費者產生連結,藉此擺脫經銷商的控制,而前提則是要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並且要擬定明確的行銷策略,進而掌握清晰的消費者行為樣貌,並提供優質的個人化服務或使用體驗。 伴隨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與商業邏輯的快速迭代,加上人際之間長期以來所造成的疏離,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得以享受許多便利,卻也在無形中墊高商品行銷的成本。 如今,已然進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一旦少了平台或經銷商的挹注,業者在從事品牌行銷時就必須自立自強,想方設法讓顧客能夠「看到」自己的數位足跡。 所以,根據YOTPO公司在2019年所做的調查發現,有高達61%的D2C品牌主要依靠社群媒體來吸引客戶;此外,SEO對D2C行銷也有偌大的助力,有多達51%的業者藉此吸引客戶。基於有效撙節成本以及與消費者保持緊密關聯等特性,近年來已有包括床墊品牌Casper、眼鏡品牌Warby Parker、行李箱品牌Away、日拋隱形眼鏡品牌Hubble與刮鬍刀品牌Dollar Shave Club…在內的多家業者,紛紛擁抱D2C行銷。而受惠於台灣的網路普及率高達86%,且有總數來到2,100萬的社群媒體活躍用戶,D2C行銷這股風潮,最近也開始吹向國內的行銷圈。
【2020/09/28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