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
長宏資訊中心 【2021-09-10】
|
|
● 各國疫情現況
● 強颱「璨樹」逼近!颱風假若遇上補班日 勞動部揭勞工權益
● 被裁減資遣勞工得依規定申請繼續參加勞工保險,享有給付保障
● 大量取得小額發票套取發票獎金 不給獎
● 提高專注力 搶當贏家
|
Champion Manpower Services, 發行者:CMSonline
|
各國疫情現況

【2021/09/09 長宏人力】 .............................................〈TOP〉.............................................
|
強颱「璨樹」逼近!颱風假若遇上補班日 勞動部揭勞工權益
勞動部表示,今年中秋節在周二,不少企業為了讓大家可以有一個4天連假,跟著「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調整,將本周六的休息日移到20日,因此經過調整後,本周六就屬於「上班日」。 假如周六宣布放颱風假,就會回歸到勞動部制定的「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其中有提到,勞工若因天災無法出勤工作,雇主宜不扣發工資,但應雇主之要求而出勤,雇主除當日工資照給外,宜加給勞工工資,並提供交通工具、交通津貼或其他必要之協助。 也就是說,假如縣市政府宣布放颱風假,勞工可以不出勤,雇主也可以不給薪,但不能對勞工做出曠工、遲到的處分,或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 要注意的是,勞工若不願意出勤,可以引用「職安法」第18條中的「退避權」,勞工如果認為在颱風天出門上班,會有危害生命身體健康安全的風險,可以在向雇主說明後,行使「退避權」,自行停止工作,並退避到安全場所。一旦勞工行使「退避權」,雇主就不可以強迫員工出勤,但相對的,雇主也可不給付這段時間的工資。如果要勞工出勤,必須徵得勞工同意。 勞動部強調,颱風假不是假,本周六的補班日已成為常規的「上班日」,如果碰上颱風,勞工有出勤,雇主就應該給薪,勞工若沒出勤可不給薪,但不得做出強迫勞工補班、扣發全勤獎金、解雇或其他不利處分。 【2021/09/10 時報周刊】 .............................................〈TOP〉.............................................
|
被裁減資遣勞工得依規定申請繼續參加勞工保險,享有給付保障 工保險被保險人如經事業單位裁減資遣,且保險年資滿15年者,得申請繼續參加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確保老年及相關給付權益。 勞動部表示,近來常有民眾詢問因受事業單位裁減資遣,且本身為中高齡勞工,擔心勞工保險年資中斷,可能影響一次老年給付權益。勞動部表示,依照《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被保險人如受事業單位裁遣資遣,且保險年資合計已滿15年,如未達請領老年給付條件,得向原投保單位或勞工保險局所委託之團體,申請繼續參加普通事故保險,以保障請領相關保險給付權益,安定經濟生活。 勞動部提醒,符合上述情形的勞工,應於原單位離職退保之日起2年內辦理續保手續;相關程序或應備書件,可於勞工保險局網站查詢或下載(網址:https://www.bli.gov.tw/0005059.html )。 【2021/09/10 勞動部】 .............................................〈TOP〉............................................
|
大量取得小額發票套取發票獎金 不給獎 有民眾刻意大量小額消費,以增加發票中獎機會,因此對中近萬元獎金,引發熱議,財政部表示,發票給獎的立意是鼓勵消費者主動索取發票、防止業者逃漏稅,針對小額消費套領行為,決議修法不給獎金。 財政部預告修正「統一發票給獎辦法」第15條,因有心人士以迂迴取巧手法,藉分散消費或付款取得大量小額統一發票等不合常規方式套取中獎獎金,與統一發票給獎目的有違,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統一發票中獎權益,並維護社會公益,因此修法,定明不合常規情形取得的發票不予給獎;若已給獎者,領取獎金者戶籍所在地的主管稽徵機關應具函追回中獎獎金。 日前有民眾大量購買一元塑膠袋或二元白包袋,取得五千多張統一發票,其中有卅張中獎、獎金約八千元。不計時間成本,以成本六千元來計算,獲利率約三成。也曾發生過營業人假交易、擅自開立多張發票給自己以兌獎,國稅局早就針對開立發票異常店家輔導,必要時深入查核。 官員表示,我國每年編列統一發票獎金預算,所以獎金總額都有上限,近五年約為九十九點四億元至依依四點七億元。一旦有不肖人士大量取巧套領發票獎金,可能會導致發票獎金提前觸及預算上限,發票獎項可能就無法增開,影響所有消費者的權益,因此財政部都有查核規定,以防堵出現套領的情況。
【2021/09/10 聯合報】 .............................................〈TOP〉.............................................
|
提高專注力 搶當贏家 近年「專注力」的研究成為一門顯學,有學者結合心理學與腦科學,運用自我催眠的方式,發展出一套100%專注法——提高專注的過程分為「自然、空檔、心流、化境」四個階段,意即在普通意識狀態下,先學會「空檔技法」,可進入動的催眠狀態,再進入穩定且優異表現的心流狀態,最後提升快樂感,循序漸進地臻於化境,如此一來無論多疲倦,都能讓專注力大爆發! 經多年摸索,專家將專注力分為極度和分散兩種,極度是指單一任務占用一個人全部專注力的現象,是大腦最有生產力的模式;分散是指把大腦放空,刻意放任思緒飄盪,把專注力導向內心的功效,是大腦最有創意的模式,混搭兩種模式就可有效掌控專注力,提高工作生產力,生活更有創意,還能增加整體幸福感。專家探究,影響人們專注程度的各種因素,歸納出三大類15項可以提升、維持、恢復、善用專注力的方法,即使斜槓多工,也能精準學習、有效工作: 一、超高專注力的七大引擎:以七大引擎(環境、姿勢、飲食、情緒、習慣、運動、靜坐)超高速讓自己變成能立刻投入的人。巧妙分開使用七大引擎,可藉由潛藏在體內的能力,自在的發揮專注力。 二、疲憊的三種恢復法:讓疲憊歸零的恢復法首推睡眠,適量(至少六小時)的優質睡眠,才能製造需要的專注力,再用「熱敷、伸展、休息」消除熊貓眼,最後把心裡的疙瘩「擔心、徬徨、不安」寫在紙上。 三、培養專注力的五種時間術:改變工作時間就能提升表現,效率工作者擅長同時處理多項業務,特別優秀的大人物都有「超早起」的習慣、會進行「番茄鐘」和「艾維李」工作法、秉持超晝夜節律、空出行程表(每周留白兩天、每天偷懶兩小時)。 當資料大爆炸成大數據時,訊息是海量的,時間是碎片的。E-mail、FB、IG等社交平台,還有Youtube、Netflix等互聯網科技,正在奪去大家的專注力,可以預見L專注力在新經濟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有價值。專注力就是超能力,若再運用「極度專注力」,發揮創意,就可度過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成為比別人專心的Winner。
【2021/09/10 經濟日報】 .............................................〈TOP〉.............................................
|

|
|
長宏人力集團 | www.champions.com.tw |
|
|
版權屬長宏人力集團所有,未經確認授權,嚴禁轉貼節錄
|